青海柴达木盆地发现真象、犀牛化石
7月10日,从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青海省古生物化石产地示范调查”项目,在青海省内发现叠层石、古脊椎动物和鱼类3处具有较高科学研究价值的化石产地。图为犀牛下颌骨。 保广普 摄
其中,古脊椎动物和鱼类化石产出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新近系油砂山组地层中,地层自然露头中可见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和鱼类骨骼化石残骸,样品经初步鉴定为真象、犀牛、敖羚和鱼类化石(鱼类化石未详细定名)。图为敖羚角化石。 保广普 摄
专家表示,本次发现的3处化石产地为产出地区区域地史演化研究、古地理环境分析、地层时代厘定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图为真象腿骨化石。 保广普 摄
7月10日,从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青海省古生物化石产地示范调查”项目,在青海省内发现叠层石、古脊椎动物和鱼类3处具有较高科学研究价值的化石产地。图为鱼骨化石。 保广普 摄
图为叠层石化石自然露头。 保广普 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科学家发现亚洲最古老沙鸡化石 揭示600万年前青藏高原生态
科学家团队称,干旱临夏鸟的发现,还填补了近2000万年以来沙鸡化石记录的空缺,而这一漫长的时间间隔,或许正是现生沙鸡目所有成员演化和扩散的主要阶段。[详细] -
植物化石揭示了青藏高原西端的干旱化过程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最西侧的札达盆地发现了一批微小的叶片化石,通过对这批化石进行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西端的干旱化过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