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打造“生态+”模式 将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图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索南丹增在该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胡贵龙 摄
“未来五年,玉树藏族自治州将继续坚持以生态为基础,打好绿色品牌,构建生态畜牧、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生态+’模式,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核心竞争力。”24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索南丹增在该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表示。
玉树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处在三江源核心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这里维系着中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索南丹增介绍,五年来,玉树藏族自治州完成投资73.3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二期工程。森林和草原植被覆盖率分别提高到3.97%和61.84%,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大成果,雪豹、金钱豹等珍稀动物惊艳全球。
图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场。胡贵龙 摄
同时,该州积极探索生态惠民机制,让16958户群众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实现生态管护和群众増收“双贏”。三江源水源地成功入选“中国好水”可可西里成为第51处世界自然遗产。完成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此外,五年来,玉树藏族自治州连续五年支农资金投入超亿元,累计兑现生态补助奖励资金58.26亿元,建成合作化组织206个,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28个,“粮改饲”种植7.15万亩。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5个、有机认证书3个,玉树牦牛和扎加羊被列入国家家畜遗传资源名录。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不断提升,建设生态畜牧业大州的步伐明显加快。
“未来五年,玉树藏族自治州将继续依托国家公园统筹布局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园区内城镇建设新模式,开展园区现代化社区建设试点。力争把杂多县、治多县和曲麻莱县建成‘国家公园城市’,打造‘国家公园门户小镇’,推动以园兴城、以城带园,园城协调互动、融合发展。”索南丹增说。
据了解,未来,玉树藏族自治州将依托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等品牌资源,争取提供更多的生态公益岗位,促进生态保护、群众增收。同时,建立生态旅游公约,助推共建生态补偿、特许经营等方面的机制。
“我们还将依托已建立的‘20省市文化馆战略联盟’‘西北五省区文化馆5+1战略联盟’‘省内8+1联盟’等交流机制,积极融入全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索南丹增表示,“同时,巩固提升‘以水为媒’的合作链接,推动‘澜湄之约’‘黄河万里行’等活动提档升級。加强玉树与西宁、青海省内涉藏州县、西藏和四川跨区域旅游产业合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海西: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
“这五年,格尔木市、德令哈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为90%以上,分别从2015年的74.2%、83.6%提高到2020年的92.5%、94.9%。”[详细] -
金钱豹现身澜沧江源
近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境内,生态管护员达杰朋措拍摄到一段金钱豹活动的视频。[详细] -
三江源:破解“九龙治水”实现“一龙治水”
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在青海省启动,三江源腹地12.31万平方公里国土被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