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传承非遗 “囊谦卓干玛”锅庄舞走进校园

发布时间:2021-09-01 10:17:00来源: 新华网

  蹲、转、踏步……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玉树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一阵悠扬欢快的舞曲中跳起了锅庄舞,大家穿着民族服装唱歌跳舞,享受舞蹈带来的欢乐。


舞蹈传承人向学生们教授“囊谦卓干玛”舞蹈。图片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说起这样的锅庄舞形式,学校的师生并不陌生,这种舞蹈称为“囊谦卓干玛”。“囊谦卓干玛”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流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藏族原生态歌舞,2007年被评为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玉树实验学校自2019年建校以来,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化、区域化,用特色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积极推动“囊谦卓干玛”舞蹈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的意识。

  据了解,学校组建了40人的舞蹈团队,聘请“囊谦卓干玛”舞蹈传承人为特聘教师,利用每周半天的课时,采取多种教学模式以“卓干玛”舞蹈的基本动作、历史背景等方面为内容进行授课。此外,学校编制了“卓干玛”民族舞蹈校本课程,外出参加各类文艺比赛,受到一致好评。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囊谦卓干玛”舞蹈进校园,不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更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发扬光大、永葆青春。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大学校园里的非遗课程

    2001年,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创办全国首个工艺美术(唐卡)专业,将传统民间艺术纳入大学教学体系,实现从民间师徒传承模式向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为传统民族文化培养人才,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详细]
  • 把藏羌戏曲“种”进校园“演”出大山

    我们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非遗传承、青少年德育教育相结合,探索了公共文化购买服务扶持地方戏曲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打造了地方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志品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