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柴达木盆地腹地喜迎丰收季
图为柴达木枸杞迎来丰收季。宗布尔 摄
金九银十丰收季,伴随着收获的喜悦,全国农牧民迎来了又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图为收割机正在麦田收割。宗布尔 摄
喜看小麦千重浪
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河西农场八连村民哈守珍也迎来了今年的小麦大丰收。
哈守珍说:“今年我种了11亩小麦,产量达到1万多斤,这两天天气好,我把这些小麦收拾干净、晾一晾、晒一晒,包装好,等着卖个好价钱。”
哈守珍是格尔木市河西农场种植大户。2017年,他挖掉了种植多年的枸杞树,改种藜麦和小麦。从最初试种几亩藜麦、小麦扩大到现在的30亩和11亩。今年,受充足的雨水天气影响,再加上精心管护,小麦长势良好。
“今年小麦的价格是1块6左右,我的1万斤小麦可以卖个好价钱。”哈守珍说。
近年来,格尔木市围绕土地“做文章”,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种植枸杞、苦水玫瑰等经济作物基础上,近年来开始推广种植优质小麦,发展粮食作物,让沙漠地焕发生机,变成致富沃土。
图为柴达木盆地种植的藜麦。宗布尔 摄
五彩大地结硕果
河西农场农民刘旦智种了30亩藜麦,红色、白色、黑色的藜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勾勒出一幅高原秋收的美景图。“今年藜麦长势不错,一亩地大约600多斤,如果每斤按4块钱算,一亩地可以收入3000多块钱,经济效益很不错。我还种了40多亩枸杞,长势跟去年差不多,1斤能卖20多块钱。”刘旦智高兴地给记者算着账。
二十年前,刘旦智跟着父辈来到河西农场,刚开始种植小麦、青稞类的农作物,2011年,他开始种植枸杞,闯出了一条富民利家的致富之路。这些年,红枸杞销量不错让他尝到了甜头,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
近年来,格尔木市把发展藜麦产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来抓。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增收,格尔木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创造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加快了对藜麦等优势产品全产业链的建设,粮食作物种植面积0.82万亩。
图为农民采摘枸杞。宗布尔 摄
枸杞丰收采摘忙
说起一个多月的采摘生活,让格尔木河西农场八连的采摘工印象最深的还是来自四川雅安的采摘能手金晓平,她在这片枸杞地里以日采摘230斤鲜果的成绩,成为采摘冠军。
“我是第一次到格尔木采摘枸杞,大概一天能摘230多斤,按照每斤一块二计算,一天能挣270多块钱。”金晓平一边摘着枸杞,一边说。
据悉,今年的枸杞采摘时间为7月底至10月中旬,枸杞采摘价格为1-1.5元/每斤,熟练工每天的收入可达300元。格尔木人社就业部门提前通过青海省内和宁夏人社就业部门动员当地劳务经纪人组织富余劳动力来格尔木采摘枸杞。目前已有来自青海省内外上万名采摘工前来采摘枸杞。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如今,青海省海西州持续开展大气、水及土壤环境整治,严格生态环境质量监管,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详细] -
上万亩藜麦在柴达木盆地开始播种
自2013年试种黎麦成功以来,海西州加快农牧业转型升级,加大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力打造藜麦种植基地。[详细] -
祁连山下好牧场 牧民转产增收忙
近年来,梅陇村的牧民们开始逐渐走出草山,在合作社的引领下,纷纷在县城内外从事洗车行、酒店、畜产品销售等二三产业工作。牧民的收入从过去仅靠放牧变成多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