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 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这是10月24日在措普沟景区内拍摄的章德草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近年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20年,当地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适度进行旅游建设,开发了措普沟景区,已吸引七万多名游客前来参观游玩,门票收入近千万,“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
这是10月24日在四川甘孜巴塘县措普沟景区内拍摄的措普湖(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这是10月24日在措普沟景区内拍摄的章德草原和扎金甲博神山。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这是10月24日在措普沟景区内拍摄的扎金甲博神山和措普湖。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这是10月24日在措普沟景区内拍摄的尼特岗日峰。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这是10月24日在措普沟景区内拍摄的章德草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这是10月24日在四川甘孜巴塘县措普沟景区内拍摄的扎金甲博神山。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游客在四川甘孜巴塘县措普沟景区内拍照留念(10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这是10月24日拍摄的四川甘孜巴塘县措普沟景区内一角。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坚持生态第一,把“石渠特色”找出来做起来强起来
“石渠风光很美,生态很脆弱,发展产业要严谨再严谨,必须坚持生态第一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大胆探索,又要小心实施。”杨斌念念不忘高原农业的生态首要原则。[详细] -
依靠文旅实现快速发展 四川甘孜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绘入蓝图
截至“十三五”末,甘孜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5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67元。[详细] -
在川西高原 谱一曲“绿富美”之歌
炉霍县和色达县,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用力,在高原藏乡谱写一曲“绿富美”的壮丽之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