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尖扎:民族“指尖”技艺 助力民众增收
图为传习中心相关负责人才让多杰介绍经书。马铭言 摄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传习中心(热贡文化)内,几十名学员端坐在桌前,持竹笔蘸着金汁或银汁在特质的藏纸上抄写经文,另一侧,几名学员盘腿而坐,在写好的金书上开始绘制唐卡。
传习中心位于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三江源”产业园区内,是以公司+基地+农牧户模式带动民众就业。
28岁的彭合日是传习中心的一名优秀学员。“来这里工作已经七年时间。金汁书写经文是藏族的传统文化,但在特制的藏纸上抄写经文还是有难度。我们要根据纸的尺寸,设定藏文字体大小,老师就一笔一画给我们教,直到能独立抄写经文。”对于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彭合日很满意,每个月能拿到4000多元工资,抄写经书越多工资也会相应有增加,这也将是自己走向社会的一门手艺。
图为学员正在抄写经文。马铭言 摄
跟彭合日一样,传习中心有53名学员长期学习工作,年龄最大的学员近60岁,其中残疾学员有3人。近几年,传习中心已培训青海省内外金汁书写人员达300余人,包含尖扎县尖扎滩乡八个村庄、措周乡、坎布拉镇等农牧民。
“基地的建立是在传承和保护藏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之外,让大家掌握一技之长。除当地牧民来学习,还有其他州县学员专门到这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传习中心相关负责人才让多杰说,学员们已完成各种大小金书有3000余部,其中一部分金书在寺院和被收藏家收藏。目前与西藏、云南、四川等地建立了业务关系。
图为学员正在抄写经文。马铭言 摄
才让多杰介绍,除了金汁书写金书技艺外,还举办了藏纸加工制作、金子烧制打磨、藏文竹笔制作、金汁书写金书和绘制唐卡专业培训班,挖掘和吸收更多的民间手工艺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传习中心(热贡文化)只是尖扎县“三江源”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图为学员正在抄写经文。马铭言 摄
2016年“三江源”产业园区建立,面积约253380㎡,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为主。目前,园区已有青海宗咔大藏经金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尖扎达顿藏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藏式家具等18家企业入驻。
“引导入驻企业优先聘用当地民众,针对性地开展免费技能培训等。为脱贫群众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个,并带动原材料供应、交通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尖扎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杨吉加介绍,今后还将引进藏香、藏毛呢等企业入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尖扎培育“非遗”尖兵“播撒”传统文化种子
当日讲授藏文书法艺术的演变及其传承价值的专家旦果说,如今,藏文书法越来越得到民众喜爱,但很多人不知道藏文书法艺术的演变,希望通过培训,培养更多藏文书法爱好者。[详细] -
青海省尖扎县:藏文化传承助民众增收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传习中心现有50名学员学习藏文书写、唐卡绘制、藏纸手工制作技艺等。他们在学习、了解丰富多彩的藏族文化知识外,每年还可增收近5万元人民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