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绣于方寸之间的“青绣”也能美“出圈”

发布时间:2022-02-24 09:51: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青海湖畔、日月山下,各民族欢歌笑语的喜人场景、藏羚羊在草原上恣意奔跑的生态画面……绣娘们将青海元素绣于方寸之间展现,来留住城市“记忆”。

  青海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绣娘们用针线表达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热爱。土族盘绣、湟中堆绣、蒙古族刺绣、河湟刺绣、贵南藏绣、撒拉族刺绣、热贡艺术(堆绣)等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艺“青绣”开始焕发新生命力。


图为参加“青绣”比赛的土族绣娘。(资料图) 马铭言 摄

  “青绣”来源于生活,起初绣制在生活用品、生产用品上。青海刺绣分为六大类、17个类别、29种针法,绣品包涵山水花鸟、人物风景等,形式涵盖饰品、皮包、摆件等。

  选线、穿针,一根根绣花针在绣娘们的指尖不断翻转,一片片精致的绿叶图案纹样展现在绣布上……位于青海西宁市湟中区的中国青绣传承保护基地里,藏族绣娘邢应存忙着绣定制图样,像这样一件手工制品,一天可以绣三四件。“以前只会藏绣,现又学习了回族、撒拉族等民族刺绣技艺。”


图为藏族绣娘绣制唐卡。(资料图) 马铭言 摄

  这其中,小挂件荷包让人眼前一亮,荷包的边部运用土族盘绣针法,荷包正中七彩祥云纹样是平绣手法,打开荷包,则是一对用堆绣手法制作的藏羚羊图案。

  “大多青绣工坊在乡村,采用订单形式。到农忙时节,大家去割麦子、挖洋芋,农闲时到工坊领订单,‘在家’实现就业增收。”青海省妇女手工制品协会会长陈玉秀说。


图为丹噶尔皮绣。(资料图) 马铭言 摄

  据不完全统计,青海省季节性从事刺绣的从业人员达30万人次。31家省级“青绣”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设立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人民币,下同),直接带动5万多名民众就业,间接带动从业人员10余万人,人均月收入达2300元。

  稳定收入同时,“青绣”还包含了传承和创新。

  国家级非遗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苏晓莉,是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会长,因热爱刺绣,2015年成立了刺绣公司,后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建起公司第一个“青绣”车间,并开展免费技术培训,吸引了一批80后、90后女孩回乡学习。

  为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产业发展壮大,开拓市场营销,2020年,青海省出台《“青绣”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2021年,“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平台投入运行,建立以海东市为枢纽、各市州联动、向全国延伸的“青绣”产业供应链体系。


图为现年60岁的绣娘席金莲正在制作绣品。祁绣娟 摄

  “搭上便车的‘青绣’工坊,订单也越多,又通过各级政府搭桥牵线及留学生推广,远销到了国外。”陈玉秀说。

  “绣娘们也紧跟时代,积极创新。例如把柳湾彩陶图样绣在荷包上,疫情防控期间,行业协会和传承人创作抗疫题材绣品,制作防疫香包。”苏晓莉说,目前“青绣”协会9人被聘为青海大学艺术系“智库专家”,为在校大学生开展非遗专题讲座;刺绣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通过线上直播开设刺绣课堂;素隆姑刺绣公司联合国内外设计师联合出品“青绣”国潮服装等。

  图为蒙古族服饰上的刺绣。 祁绣娟  摄

  以前青绣在“闺中”绣,现在青绣搬到“舞台”绣,成为与青海“拉面经济”相得益彰的特色产业。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