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甘孜】古老的藏式药泥面具焕发新活力
走进藏式药泥面具传人四龙降泽的工作室,他正在执笔上色,旁边摆放着数十支画笔和多彩的颜料。
藏式药泥面具是一种流传了千年的传统手工制品,面具制作以藏族文化内容为主,融合古代藏族和古印度艺术风格。因为传承人少、配方繁杂,一直以来显得庄严而又神秘。而新龙县的藏式药泥面具最为独特精美,具有不腐烂、不污染、不脱色、携带方便的特点。
藏式药泥面具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副面具从开始制作到面世需要12到20天。制作使用的泥土和水,均采自海拔4600多米以上的高山,用到的藏药和中草药更是多达100余种,还掺杂有珍珠、珊瑚、蓝宝石等名贵材料。面具制作完成后,会有一种药材独有的清香,不仅能清新空气,还能预防疾病。
67岁的四龙降泽是新龙县尤拉西乡共同村人,是藏式药泥面具的第五代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作面具已有55年。从12岁开始,四龙降泽倾尽精力,传承着古老的手工技艺。
如今,藏式药泥面具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工艺也融入了现代美术元素,品种从原来的10多种,发展到现在的近300种,并获得3个外观设计专利、130多个产品版权。
“借助互联网,现在面具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四龙降泽说,销路打开后,收益也有了。现在,四龙降泽有2名外姓徒弟,并先后吸收了31名当地村民,让他们在农暇时间兼职制作面具,既解决了传承问题,也带动当地百姓增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趣说甘孜】19道工序锻出精美花色青铜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金沙乡卡岗、茂业、安丘等村寨,流传着一种花色青铜锻造技艺。这种技艺自外流传到甘孜州后,在白玉县扎根并传承发扬至今,已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