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畔的“希望种子”
直门达村的村民正在网上学习“中央1号”文件。 直门达村供图
2月25日,行走在海拔将近4000米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歇武镇的通天河畔,可以看到一座大桥静静地横跨在河的两岸,直门达村就在大桥附近,“直门达”意为“玉树通天河畔渡口”,当“中央1号”文件的春风轻抚通天河畔时,也温暖了直门达村村民的心。
“吾尕,你们家耕地不少,今年要全部都种上,别撂荒了,不然那么好的地都浪费了,多可惜。”正在说话的是直门达村的“第一书记”多杰才仁,今天是村“两委”班子组织开展“中央1号”文件入户宣讲的第一天,吾尕家也是入户宣讲的第一家。
“我们村子一共106户人家,有55.2公顷可用耕地,村里每户都有自己的耕地,吾尕家里有差不多0.3公顷耕地,在村里已经算耕地比较多了,所以,我们第一家就先给吾尕讲讲今年新的好政策。”多杰才仁在一旁介绍。
“今年,我计划把我们家里的地全都种上青稞,听了书记的宣讲,和村里要重新修缮‘水磨糌粑’的事之后,我感觉更有干劲儿了。”吾尕开心地笑道。
原来,在村里的歇武河上有一个水磨,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已经不能使用了。
“我们村的耕地基本都是种黑白青稞两种作物,不过拿去卖的很少,基本都是自己吃或者送送亲戚朋友,所以很难形成产业,但今年我们计划把水磨修好,到时候村里就以村集体的名义收购村民手里的青稞,然后再把加工好的糌粑拿到玉树市里和西宁去卖,收益就可以给村民分红,这样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能继续保持我们传统的工艺风格,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多杰才仁解释。
从吾尕家出来,多杰才仁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家宣讲。
“老人家,今年你们家的地也不用担心,还是我们村‘两委’过来帮忙给你们种,收的时候也有我们呢,你就放心吧。”多杰才仁握住一位年迈的老人慢慢地说。
今年已经80多岁的美美是今天的第二户宣讲对象,老人家里只有一个身体残疾的女儿,基本没什么劳动力,所以每年老人家的地都是村‘两委’过来帮忙种和收,多杰才仁一边和老人拉着家常一边说着文件里的东西,老人紧紧握住多杰才仁的手,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时不时笑着点点头,幸福的样子就像是把多杰才仁当做自己的孩子。
“我们除了入户宣讲,还会给不在村子里的村民通过网络进行宣讲,我们把‘中央1号’文件的内容做成通俗易懂的视频,发给不在村里的村民,让他们即使不在村里也能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政策。”村委书记牙马才仁说。
多杰才仁接过话茬:“今年,除了村里一直参与的光伏发电站项目外,我们还打算结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开发一系列旅游项目,村里有这么美丽的风景,再加上特色鲜明的古法水磨,相信这个旅游项目一定有很好的前景,争取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点开花,带着村子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更上一层楼’。”
蜿蜒的通天河一直向远方流去,山谷里盘旋着叫不上名字的鸟,直门达村的村民在等着合适的时间,播下今年的青稞种子,也在心里种下美好的心愿,等它慢慢生根发芽,最终开出一朵“幸福的花”。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走笔囊谦】“一号文件”送春风
今年囊谦将继续努力做好“三农”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扶持农产品加工,拓宽销售渠道,打造玉树农牧互补样板区。[详细] -
青海省玉树州通天河流域治理工程开工
工程采取防洪堤、护岸、支沟治理等手段,将从根本上解决通天河流域的水患、防洪、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确保通天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和保护。[详细] -
科技之光照亮青海玉树新农村
18座温室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太阳能路灯已照亮傍晚的高原乡村。在玉树,很多像代格村一样的村庄正焕发着新的生机,见证着灾后重建中的变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