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青海故事】白藏羊让牧民 致富路上喜洋洋
才让家的白藏羊羊群。丁玉梅 摄
四月,临近青海湖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春寒料峭,这里的春天仿佛来迟了些。
4月14日,热水村村民才让看着自家草场上的羊群,时不时添一些草料,这两天有300只羊羔出栏,他喂养起羊来更加用心。
“今年的收入比往年增加了近30%!”才让开心地对记者说,今年羊价行情不好,原本以为挣不上什么钱,可通过乡上的白藏羊“核心群”培育,今年上半年他的收入能达到24万元左右。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甘子河乡大力发展以培育环湖高原型藏羊为主的畜牧业,坚决稳住畜牧业基本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1月至4月,共协调收购羊羔920只,单价为740元至1100元不等,销售额达76万元,畜牧生产迎来春季‘开门红’。”甘子河乡武装部长王琪说。
白藏羊是青藏高原优势畜种之一,也是肉、毛、皮兼用的高原型藏系绵羊类型之一,对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具有良好适应性,藏羊产业逐渐成为海北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排除市场因素之外,近年来,随着环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青海湖水位上涨,距离青海湖较近的甘子河乡那卡地区,不少牧民的草场被淹没,为了保证牧民收入不缩减,甘子河乡将目光聚焦在白藏羊产业,以订单式出售羊羔,来增加牧民的收入。
热水村和达玉村被确定为白藏羊繁育试点,鼓励引导33户村民,开展白藏羊核心群养殖。“这33户我们优先选择了养殖大户、家庭农家、致富带头人,以及有丰富养殖经验的群众。”王琪告诉记者,确定户数后,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免费为群众鉴定白藏羊,目前已鉴定白藏羊8841只。
“青海大学的教授来乡上给我们讲课,教我们补多少青草、加多少饲料,我们按照他说的方式喂养,羊羔长得很好。”才让边给羊群添草边说:“羊羔出栏时乡上提供收购人联系方式,订单式销售不愁没销路。”
养殖户以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等方式加上半设施化的养殖,羊羔的出栏期缩短,减少了牧民的支出不说,更是减轻草场的负担,对于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成活率,兽医站的工作人员随叫随到,从羊群的鉴定到出售全程都有参与。甘子河乡从海晏县农牧水利科技和乡村振兴局争取734.63万元资金,用来提升改造热水村和达玉村的棚圈,还调运665只公羊,用于提纯藏羊品种。
“我们购买饲料1公斤补助0.8元,今年我省了近1万多元。”有补助后,才让时常从邻县购买饲草料。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落地,使得核心群的养殖户没了后顾之忧,致富增收的信心更足了。
甘子河乡制定了《甘子河环湖藏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干部指导服务机制》,即镇上的每名干部都对点联系白藏羊核心群养殖户,定期上门开展服务,帮助养殖户解决困难。
王琪上门开展服务时,了解到养殖户因下雪买不到饲草料,王琪立即和乡上的干部一起从县上协调了20吨饲草料,解决了养殖户的燃眉之急。
下半年,甘子河乡将持续推进以热水、达玉两个村为核心的环湖型藏羊繁育基地建设,并计划将原有核心群养殖户进一步拓展扩充到100户,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出高品质、高收益、高质量的特色环湖藏羊地理标志,引导牧民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科学合理的致富之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阿尼玛卿雪山脚下贫困乡脱贫:白藏羊“领”出牧民致富路
近年来,玛沁县累计投入4061.44万元,实施以“白藏羊”生态畜牧业产业为代表的到户产业项目49个,19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步增收,户均增收2049.21元,人均增收640元。[详细] -
雪山脚下的生态藏羊“联网”城里人餐桌
搭乘“互联网”快车后,不到72小时,果洛雪山脚下的白藏羊就能抵达西安人的餐桌上!不单是白藏羊,玛沁有名的冬虫夏草也一样迅速送到每个需要的消费者手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