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土滩”变成了“生命绿”
“五月是森林草原防火的紧要时期,可得盯紧点,尤其是我们新修复的草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吉迈镇垮热村的草原管护员才多天蒙蒙亮就出门巡查,快到中午才拿出妻子提前备好的糌粑,边吃边和我们聊起来。
平均海拔4200米的达日县,是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治理地区之一,这里的草原是黄河源头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才多告诉记者,就在这样一片风景如画的美丽草原,过去却因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原因,深受“草原之癌”黑土滩的困扰,黑褐色“秃斑”状裸露土地在草原上不断扩张,面积一度逼近80万公顷,超过了全县草场面积的一半,带来的问题日渐凸显。
才多说:“由于自家草场退化和黑土滩扩张,村里有十多户牧民每年驱赶牦牛,去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的出租草场扎帐篷放牧,直到来年5月才能返回家乡,卖牦牛的收入多用以补贴租赁草场和购买饲草料的费用,忙活一年到头,手里并没有多少钱。”
为了遏制草原退化的趋势,让一片片黑土滩重新焕发新绿,近年来,达日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举全县之力将生态治理与保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积极开展草原生态修复三年行动。
在退化草原人工种草修复工作中,达日县优选乡土草种进行多品种组合搭配,采取混播种草复绿综合技术措施,提高种植植被的稳定性;在黑土滩治理中,达日县综合应用混播种草、配方施肥、多种农艺措施组合等技术,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得退化草地的植被覆盖率有效恢复,草地生态功能得以改善,提高了实施区草地的生产力。
至今达日县已累计吸收了514名脱贫群众从事草原生态管护工作。作为其中的一员,才多由一个以传统畜牧产业为生的牧民转而成为草原保护建设的从业者,13年间年复一年巡查草原防火、禁牧、鼠虫害等情况,“以前那一块草滩退化为沙砾滩,鼠洞密布,牧民都无法放牧,2017年那些草场上播撒了县自然资源局草原站精心挑选的草籽和肥料,我们草原管护员代表村‘两委’和草场的所有者签订了3年禁牧协议,除却每年冬季草甸冻结的4个月,都让草自然生长。”才多指向不远处一片密布青绿的草场,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如今牧草基本都长到了30公分以上,牛羊都能吃得饱,牧户不用再像之前那样长途跋涉租草场、买饲草料,手里都能攒得住钱了,村里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也得以平稳发展。
像才多这样亲身经历了家乡草原从“黑”变绿的牧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悟深刻,他们要为了子孙后代的长久幸福,继续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省达日县草原生态修复治理93万亩 退化有效遏制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总投资2.6亿元实施生态治理类项目24项,完成草原生态修复治理93万亩,草地退化趋势有效遏制。[详细] -
青海省达日县黑土滩治理成效显著 上百名脱贫牧民受益
地处三江源腹地的达日县近年来黑土滩治理成效显著,累计吸收514名脱贫人口从事草原生态管护工作,人均年工资21600元。累计有514户脱贫户,从生态补偿金中户均受益18220元。[详细] -
探寻三江源头草原保护修复的“达日样板”
围绕着穿境而过的黄河,达日县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