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班玛:高原羊肚菌撑起牧民“致富伞”
图为班玛县采青滩试种成功的羊肚菌。(资料图)班玛县委宣传部 供图
“在海拔3500米以上实现羊肚菌人工栽培,这在全国也是首次实现。接下来,科技团队将以此平台为新起点,持续打造高原特色产业项目,进一步做好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平稳推进。”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陈辉日前表示。
7月5日,“陈辉博士工作站”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揭牌成立,标志着班玛县羊肚菌发展战略和研发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地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玛县属于三江源保护核心区,也是长江源上游的主要水源地,境内玛可河林区是青海省面积最大的林场和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林天然原始林区。
班玛县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班玛县根据县情实际和区位优势,把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围绕打造“十亩羊肚菌”“百亩蔬菜”“千亩青稞”“万亩大黄”地域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要求。2019年,在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陈辉等两位博士的技术指导下在采青滩蔬菜基地开展羊肚菌试种技术,并试种成功,鲜羊肚菌亩产达到200公斤以上,打破了海拔3500米以上人工种植先例,刷新了羊肚菌人工种植新纪录。
另2021年在上海市青浦区的帮扶下投设班玛县高原特色菌种产业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建成食用菌大棚42座,种植羊肚菌面积15.83亩。2022年种植42个食用菌大棚,面积15.83亩,预计亩产鲜羊肚菌600斤,产量在9498斤左右,基地鲜品批发价120元/斤,预计销售额114万元左右,目前羊肚菌长势优良。
羊肚菌鲜品价格稳定在每斤150元左右,制成的干品价格更是达到每斤600元,是目前人工栽培价格最高的食用菌类。相较于其他地区每年2至3月羊肚菌成熟,7月“反季节”收获的羊肚菌正好补充市场空缺,可以卖上一个好价钱。羊肚菌试种培育成功后,上海援青指挥部投资1200万元,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造血式”帮扶,推进乡村振兴。
银宝是江日堂乡更达村村民,也是羊肚菌培育工人。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一天的打工收入有200元,每年大约可以干半年时间。加上在基地打零工的妻子和儿子,仅靠种植羊肚菌,一家年收入能达四五万元。”
班玛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卫国表示,希望“陈辉博士工作站”的科技团队可以继续发挥好高层次人才优势,并利用博士工作站平台,围绕班玛高原羊肚菌产业发展、科研立项、品质提升等方面,提供优质资源,扩大品牌影响,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团队,全力提升班玛县高原羊肚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班玛:高原养菌“土生金”助力乡村振兴
题:青海班玛:高原养菌“土生金”助力乡村振兴 6月10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江日堂乡高原特色菌种种植基地大棚内,当地牧民银宝正半蹲着察看羊肚菌营养包的放置情况。[详细] -
科技加持 羊肚菌成“明星产品”
阳春三月,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的羊肚菌种植基地,一簇簇羊肚菌高低错落,静躺于沃土中。 [详细] -
小小羊肚菌:撑起致富“伞”,扎下发展“根”
从种植到采摘、从公司的一线工人到管理人员,本科村80%的村民都跟卓辰农业公司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株小小的羊肚菌将大家连在一起,解决了当地的就业,带动大家增收致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