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的护林员:守护,只为那一片绿
图为护林员们查看树苗长势。吴婷婷 摄
“下滩新林子400亩,这次新林子要浇水48小时,老林子也要浇水48小时……”
“哎呀!我这会儿没有时间呀!我要给绿化林带放水,这一轮水不放的话,这些树木就枯死了……”初见柴达木盆地青海省都兰县察苏镇林业站护林员朋措,他正在紧张地“抢水”。每次早上7时,他就早早出门了,这一去就是几个日夜。
今年52岁的朋措做护林员已经整整17年。开车行走在夏日哈镇至都兰县察苏镇的109国道上,道路两旁的绿树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都是一代代护林员守护的成果。
朋措介绍,十多年前,这里是荒沙滩,公路被沙子埋没,现如今道路两旁的树都长高了,再也没见过沙子埋没109国道了。以前每年的3月至4月,公路段的工人们都要在路上推沙,现在再也不用了。
春天种树,夏天浇水,剩下的时候就是巡护。17年来,朋措年复一年的为了这片绿,一直在默默坚守,但他嘴上从不说苦。
这片林子,他已经守护了十多年,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他都如此熟悉。这些年植树造林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渐入佳境。
从都兰县城以东到夏日哈镇地界,每年的3月、4月、5月、8月和10月,他都需要给树木浇水,每次80多个小时他都守在地里,他说等水浇透了,这些树才能活下来。
“我自己辛苦点,累点都没事,我只希望能守住这片绿。”朋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种一棵树比养一个娃娃还难,挖坑、育苗、平地、栽树、浇水和每天养护,若是有病虫害就完了,明年又得重新种树。这棵树长粗了这么一点,就让我操心了一年。”
白天,朋措骑着摩托车来回穿梭,看着水流的方向和浸透的土地,他才放心下来。“一公里一个坝口换着浇水,给林带浇水80多个小时。中午不能回家,他和其他护林员随便吃点解决;晚上,他就在车里睡觉。”他也习以为常,“这即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责任。”
走着走着,看见被病虫害损伤的树,他很伤心,“这一年的精心付出都付诸东流了。”
“这棵树长到4-5公分粗,得花10年时间,你看,这棵树已经3年了,绿油油的叶子展开,看着心里都舒坦。”朋措跑上跑下,用心操持。
伏天夏日的清晨,太阳早早就升起来了,都兰县察苏镇林业站护林员虎发亮和同事赵建寿一起,在73.33公顷的察苏镇西建村西沙窝防风固沙林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
“你去上面,我在下面,我们在中间碰头”“好的,那就出发吧!”他们一拍即合,因为车没法开到跟前,他们只能步行巡护,一步一个脚印踩着沙窝前行,很吃力,但他们的“火眼金睛”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虎发亮是第三批护林员,今年是他做护林员工作的第四年。
“以前风沙特别大,沙子一年年地往前移动,现在防风固沙工作做到位了,开始人进沙退。这棵树长得这么好,叶子展开多好看,这棵树已经长了十多年了。”虎发亮说,这里的风很大,如果遇到火,不到2个小时,这片林就烧完了。
当从第二代护林员手中接过接力棒时,守护好这片林的承诺便深深扎根在虎发亮心中。“只要我能干,我就一直干下去,环境好了,村子也建起来了,人也回来住了,这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虎发亮说,“以后我们还要多栽树,让风沙远离我们。”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四川省壤塘县:六旬老人义务植树32年 给荒山披上“绿衣”
眺望眼前的绿树青山,丹真夺尔基说,经常晚上做梦会梦到自己在种树,梦到种下的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我要继续种树,直到种不动为止!”年近古稀的他说道。[详细] -
护林人老陈:没有英雄故事 只有群众身边事
2021年,扎根多年、踏实勤恳的老陈成为了县林草局派驻知木林镇木都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一名队员。从“山里通”到“村里通”,在知木林镇从事森林管护工作多年的他不久前迎来了新使命。[详细] -
青海尖扎:独臂护林员高原深山“守绿”13年
冬季天气干燥,是护林防火的关键期,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洛哇林场那卡管护站,生态管护员桑杰加也比往常更加忙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