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王岗坪景区百人自救大撤退
石棉县王岗坪景区被困员工穿越地震灾害点自救下山。 王岗坪景区供图
9月7日15时40分,石棉县王岗坪景区游客中心,景区负责人李涯冰接到从山上撤下来的最后一位同事后,心里默念的数字变成了“96”。这意味着,震后被困王岗坪景区的约100名员工,除了留守值班人员以外,其余全部安全撤下山,“终于可以放心了。”
受泸定“9·5”地震影响,连通山上景区和山下游客中心的交通被掐断、通信暂未抢通,王岗坪景区一时间成为“孤岛”。“最让人担心的是山上员工的安危。”四川王岗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丛源说。
直到6日中午,游客中心终于接到来自山上的电话。“我们在山上平安,你们放心!”电话里景区酒店负责人苟磊的声音,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为给山下报平安,他带着两名员工,在山里徒步12公里,终于“蹭到”微弱信号,与山下取得联系。在与山下取得联系后,芶磊下定决心带人下山。随后,在海拔2400米的王岗坪景区,一场百人大撤退 开始了。
索道关闭,还能从哪里下山?“原本有一条早年林业部门运输木材的挖丰公路,可以通往山下。”杨丛源说,但这条道路不仅十分陡峭,而且受此次地震影响,部分路基垮塌,无法通行。
仅存的通道,便是索道下方的养护路。历史上,王岗坪景区所处位置是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红军长征时的重要途经点。“没想到,这条‘茶马古道’‘红军小径’,成为我们最后的求生通道。”
“这条路我应该能找到。”景区员工宋平是土生土长的王岗坪人,对当地的地形地貌较为熟悉,主动请缨做下山的向导。
7日9时左右,在苟磊的统筹安排下,宋平带着被困人员沿着索道下方的养护路,分批次徒步下山。
队伍中,人员身体素质参差不齐,为了保证每一个人都不掉队,芶磊和同事对人员站位进行了标记。“体力好的人和胆子小的人互相穿插,这样才有个照应。走得快的在拐角处一定要停下来等,走得慢的也要在互助中坚持前进。”就这样走走停停,一行人开始了翻山越岭。
“感觉像是走进了原始森林。”酒店员工李龙告诉记者,受地震影响,山野之中的小路几乎全部被掩盖,倒伏的树木形成路障,视野遮蔽、杂草丛生,“路越往下越难走。”
沿途有3个几近垂直的斜坡,一行人只能缓缓下蹲、降低重心移过去。还有布满泥沙和落石的河流,虽然有桥,但并不安全。“我们捡来木板、树干和石头,搭起简易通道,才成功渡过。”李龙说。
布满荆棘的路,也充满感动。平时连索道都不敢坐的女同事,沿途吓哭了好几次,但擦干眼泪后继续加入行进的队伍。还有一个施工队的大叔,负重70斤前行,一路没叫过累,更没请求任何帮助。他说:“里面全是重要资料,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6个多小时,当天15时40分,受困员工全部回到游客中心。
“目前,部分员工在进行灾情核查,另一部分员工到王岗坪乡做志愿者,帮助乡政府搭建帐篷、搬运物资。”杨丛源说,景区还有一些退伍军人,也加入了当地的救援队伍。“6日晚,有员工已进入草科乡参与救援。”
经过初步勘察,王岗坪景区交通要道受损较重,索道基础多处开裂。苟磊来不及一一回复亲朋好友的牵挂,又开始与留守山上的景区工作人员联系。“需要实时掌握山上的情况,过几天,值班人员还要进行轮换。”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四川泸定地震救援直击
在震中泸定县磨西镇磨子沟村,有部分伤员和群众被滚滚急流困住。面对险情,参与救援的一线特警队员毫不犹豫,用身体和绳索搭起“生命通道”,迅速转移被困群众。[详细] -
致敬!“飞夺泸定桥般的救援”
一幕幕救援场景,令亿万网友动容:面对湍急的河水,特警队员用身体和绳索搭起“生命桥”,全力转移被困群众;面对桥梁垮塌,森林消防员自制担架、木桥,抬伤员过河……[详细] -
抢抓“黄金救援72小时”全力搜救
目前,甘孜、雅安两地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基本平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