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生态旅游发展十年:看见山,望见水,享“红利”
图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李江宁 摄
在澜沧江源,世代以放牧为生的牧民摇身一变成为“船长”,带领世界各地的漂流爱好者体验大自然的力量;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内,这片土地的主人即是生态管护员,也是旅游向导员……
近年来,生态始终引领青海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青海文旅产业真正实现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享发展“红利”。
图为茶卡天空壹号景区。李江宁 摄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山宗水源路之冲,昆仑山横贯全境,三江水奔涌而出,青海湖烟波浩淼,祁连山林海莽莽。青海是旅游资源的富矿区,许多文化旅游资源被誉为“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
家住青海湖南岸的格日“近水楼台”吃起了“旅游饭”,自家的湖景民宿吸引了不少游客。“每年政府都会给我们这些经营户做培训,普及一些生态知识,我们再给来这里旅游的客人讲,有些客人还会主动提出跟我们一起去湖边捡垃圾。”几年间,格日的年收入从不到1万元增长到了近10万元。
统计显示,十年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坚持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青海累计接待游客3.1亿人次,旅游收入3182.12亿元,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图为青海湖。李江宁 摄
“处理好生态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常红安表示。
在澜沧江源头的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当地牧民通过培训创办起了本土的漂流公司。“我们有会雕刻玛尼石的船长,船上会带雕刻的工具,漂流过程中如果遇到适合雕刻的石头,船长会带着客人一起体验雕刻玛尼石,感受这里的民族文化。”杂多县澜沧江源漂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扎西然丁告诉记者,漂流过程中,船长还会为漂流爱好者介绍三江源独特的文化、生态和野生动植物。
“处理好生态旅游与民生的关系,坚持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以美丽的乡愁与乡景吸引游客,让越来越多的群众靠山水美景、文化风采,共享生态旅游发展的‘红利’。”常红安说。
“以前做梦也不敢想在家就能赚钱,还赚得这么多。”青海海北州门源县东旭村村民杨公保当智的家毗邻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秀美的田园风光吸引海内外游客。
图为澜沧江生态漂流。澜沧江源漂流有限公司供图
“以前牧民们除了放牧,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是6000元,过年的时候锅里才能见块肉。”东旭村脖子社社长张廷君告诉记者。2012年至2019年,来村游客近6万人次,村里各农家院的平均收入已经达到6万元。
“处理好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生态永远成为青海旅游的底色。”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常红安表示。
“青海地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它孕育了世界上最重大的河流和著名的山脉,这种环境具有不可复制性,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青海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生态景观。”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侯光良表示,青海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世界性,因此旅游资源等级就更高,在这种情况下,青海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实现全覆盖
日前,青海湖流域完成300个各类生态监测站点的布设工作,由此,这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监测实现全覆盖。这为青海湖流域的监测、科研与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详细] -
青海湖北岸金银滩草原入选中国首批“红色草原”
8月26日,记者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获悉,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并公布了第一批12处“红色草原”名单。青海省海北州金银滩草原名列其中。[详细] -
“草河湖鱼鸟”和谐共生 绘就青海湖绿色生态画卷
2021年统计显示,青海湖流域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5.28万亩,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达72.38%,水体面积达4625.6平方公里,湿地保护率达69%,水质状况为优的比例达100%。[详细] -
探访青海湖湟鱼“育婴室”:“密集”育苗,体重10克放流
8月12日,中新网记者探访了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下属的布哈河黑马河增殖实验站,该站主要负责布哈河、黑马河青海湖裸鲤人工繁育,堪称湟鱼“育婴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