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持续6年“绿盾”行动 推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图为青海湖封冻。赵海梅 摄
记者21日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获悉,青海省持续6年开展“绿盾”强化监督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无序开发建设活动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动了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
据介绍,自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等7部门部署开展“绿盾2017”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以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牵头,会同省林草局、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交通厅等部门,将全省11个自然保护区全部纳入“绿盾”强化监督专项行动范畴。
6年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聚焦重点难点,建立多部门联动、紧密合作机制,形成台账管理、清单管理、销号管理工作方法,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监管体系。同时将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举报、审计反馈问题列入“绿盾”问题清单。截至目前,青海省自然保护地列入“绿盾”问题295个、完成整改291个,整改完成率98.6%。
图为无人机航拍青海湖。赵海梅 摄
6年来,青海累计核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点位8批次600余处,结合日常管护巡查、自查排查,梳理违法违规问题。所有问题已于2020年完成整改,并于2022年6月全部完成销号。4个位于核心区的私建木屋、木栈道、旅社等建筑予以拆除并恢复原貌,14个位于实验区违规建设的宾馆、营地等建筑设施予以拆除并恢复原貌,并对尕海湖边、环湖东路2个私设旅游景点进行了清理整治;完成13处历史遗留沙坑和1处退出矿业权的恢复治理;23个私建、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设施和临时性建筑予以拆除或停止建设并恢复原貌。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表示,“绿盾”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开展六年来,有效遏制了无序开发建设活动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力推动了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和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得到严格保护,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后期青海省将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推动建立自然保护地现代化监管体系,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媒体曝光、群众举报和日常监督等方式,严肃查处各类生态破坏行为,督促问题整改到位,筑牢青海湖生态安全屏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生态环境监测实现全覆盖 青海湖流域环境稳中向好
青海省还建立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数据平台,积累生态环境要素系统连续监测数据,为青海湖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效数据支撑。[详细] -
“草河湖鱼鸟”和谐共生 绘就青海湖绿色生态画卷
2021年统计显示,青海湖流域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5.28万亩,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达72.38%,水体面积达4625.6平方公里,湿地保护率达69%,水质状况为优的比例达100%。[详细] -
航拍初秋青海湖 碧水蓝天美如画
8月8日,航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青海湖。初秋时节,素有“高原蓝宝石”之称的青海湖天高云淡、波光粼粼。[详细] -
水碧天蓝,青海湖秋光正好
初秋时节,温柔澄澈、宛如明珠的青海湖像一面镜子,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青海湖二郎剑景区里游人如织,青海湖裸鲤悠闲游弋,水鸟展翅高飞,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