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年轻活佛的“故土情”:与山水相依守望“母亲”

发布时间:2022-12-13 16:13: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年轻活佛的“故土情”:与山水相依守望“母亲”
资料图为赛康寺夜景。久美才仁  摄

  “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如今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找山水中的万物与人类之间的联结,感知真正的幸福。”10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政协委员、称多县赛康寺民管会主任桑巴成林兰周求吉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桑巴成林兰周求吉1994年出生于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3岁时,按照藏传佛教宗教仪轨,他被认定为赛康寺第十四世才芒活佛的转世灵童。2003年经玉树州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坐床,正式继任为赛康寺第十五世才芒活佛。

  位于长江源头通天河畔的尕朵觉悟,与西藏冈仁波齐、云南梅里雪山以及青海阿玛尼卿雪山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生物多样性特点显著。尕朵觉悟神山脚下,坐落着称多县境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历史悠久的格鲁派寺院赛康寺,也是才芒活佛出生的地方。

  在他的童年记忆中,“草原上没路,连土房都少见,牧民们住在帐篷里,骑马要很久才能到。”而如今,“道路不仅通达各村,还将玉树州各县都连接起来,成为紧密的整体。”

资料图为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草原风光。 郭夏 摄
资料图为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草原风光。 郭夏 摄

  每逢藏族传统节日,玉树州一市五县会集聚在一起,举办隆重的庆典活动。“人们身穿鲜艳的非遗服饰载歌载舞,骑马不再仅为日常出行,也变成最受瞩目的竞技项目。”他说。

  家乡的牧民们也告别帐篷,住进水电暖网全覆盖的砖混房,“学校建在附近,孩子们不再路远迢迢去上学,如果需要看病,驾驶自家的车几分钟就能到医院。”

  他觉得,随着国家公园建设推进,当地居民的环保行动正不断强化。“大家慢慢意识到,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家园如此珍贵,心头便生出一种使命,要像守护母亲一样地爱护它。”

  作为称多县政协委员,他持续撰写草场生态平衡方面的提案,并呼吁推动当地传统技艺纳入非遗,加强保护。在他看来,“传统与环保是相通的”:“理解我们千百年来的生活环境、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会为我们当下的行为明确方向。”

  2019年起,“90后”的他开始担任寺院民管会主任。近些年,寺院开办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不仅维系日常开销,也为邻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在镇上相继开设的宾馆、超市、加油站、蔬菜店,常年提供平价粮油蔬菜及质优价廉服务,惠及周边民众。

  新冠疫情发生后,他带领僧人为称多全县学生捐赠三万多只口罩,并在今年玉树州疫情最严重时,向周边民众捐赠价值近九万元的新鲜蔬果。

  每年,寺院选派爱国爱教僧人报考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和青海省藏语系佛学院,学满后第一时间安排他们担任各经堂的讲经师。赛康寺逐渐成为周边地区代表性的爱国典范寺院。

  除了集中研习佛教经典教义和国家政策法规,僧人们也借助便捷网络,阅读电子书籍、关注社会发展,拓宽视野、勤看勤思,将多领域知识融会贯通。“我们也经常在信教群众中讲述十世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的典范故事,弘扬爱国爱教传统。”他说。

  近年来,随着利寺惠僧政策的实施,僧人有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解决了最实际的困难。“养护院就建在寺院附近,入住免费、设施齐全,大家没有了后顾之忧,心中特别感谢国家。”他表示。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