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牙藏毯:手中温度织出传承与致富
“这个是清华大学的订单,图案是他们设计的,我正在试着做出来。”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杨永良指着手机上的图案说道。
清华大学定制图案。人民网 况玉 摄
在青藏高原,编织藏毯已有千年历史。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在政府支持下杨永良成为“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的技师。今年61岁的杨永良,坚持技艺传承超40年,作为传承人的他,一颗守护传统文化技艺的初心始终未曾改变。
杨永良展示作品。人民网 况玉 摄
“除了定期组织培训,教会前来学习的村民,我的家人也掌握了藏毯技艺,年轻人可以独当一面了。”在杨永良眼中,编织藏毯不仅是一生的事业,更倾注着几代人的感情。
缠线轱辘。人民网 况玉 摄
近年来,通过举办培训班,传承人赴各地进行藏毯培训以及举办、参与展览等方式传承和保护加牙藏毯。通过非遗传承人的现场编织展示,让游客充分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所在。通过培训、展览等手段,进一步扩大传承人群,提高广大民众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的了解认识,促进销售和流通。
手工编织藏毯。人民网 况玉 摄
除了技艺传承,作品创新也同样重要。“我们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今年制作了一些小的文创产品,出售给游客们。”杨永良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承、保护、创新,在吸引消费者目光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文化传承与致富增收并肩前行。
羊毛线团。人民网 况玉 摄
精美的藏毯。人民网 况玉 摄
精美的藏毯。人民网 况玉 摄
改良后的小坐垫。人民网 况玉 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看中国·千家万户的事|杨永良:守正创新是传统技艺保持活力的良方
2006年,加牙藏毯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沉寂多年的技艺重新焕发光彩,客商慕名而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编织队伍。[详细] -
加牙藏毯传承人杨永良:开拓市场才能更好传承
加牙藏毯原材料来自天然放养的藏系绵羊毛、牦牛绒、驼绒等。地毯纺线采用植物染料低温染色,这样地毯的毛质不易损伤,纺出的成品色泽艳丽,一块毯子可以够三代人用。[详细] -
加牙藏毯,从高原“飞”向世界
历经岁月沉淀,藏毯从一块御寒的物件发展成充满浓厚民族特色的优势产业。我坚信,在传统和现代的交相辉映中,加牙藏毯这门老手艺一定会传承下去,不断发“新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