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丹巴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发布时间:2023-02-20 14:37:00来源: 甘孜日报

走近成都成华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

  李凤来到丹巴已经一年半了。根据省内对口帮扶工作安排部署,李凤来作为成都市成华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领队,来到丹巴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

  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团结带领成华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25名队员在丹巴各部门乡镇贡献成华力量。在丹巴的乡野田间,他认真谋划推动援建项目;他也奔走在成丹两地,积极为丹巴招商引资。

  工作队入驻丹巴以来,25名队员在各岗位、各领域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带头抓、带头闯、带头干,获得丹巴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其中,更有一名队员荣获全州“三八红旗手”荣誉。

  这支队伍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推广?近日,李凤来接受笔者采访,讲述对口支援背后的故事。

  增强团队凝聚力

  推行党建团建融合开展

  工作队既是成华区对口帮扶的先遣队,更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传递党的温暖的先锋队。李凤来把带领好25名队员作为干好对口帮扶工作的重点和前提。

  李凤来告诉记者,工作队通过适度提高“主题党日”活动频次,推行党建团建融合开展,锤炼队员党性修养,增强团队凝聚力。

  针对队员在丹巴不同单位工作的特殊情况,李凤来推行“临时党支部—对口支援工作组—楼层安全员—安全AB岗”四级管理体制,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实行驻城区人员、驻乡镇人员两类人员分类管理,其中驻城区队员集中食宿、统一作息,驻乡镇队员每天报平安、周末“回家”住。

  同时,这支队伍坚持制度先行,建立健全纪律管理、安全管理、请销假、工作经费使用管理等10余项规章制度,形成一套全链条全流程管理制度体系,坚持做到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定事。

  深入走访调研

  梳理优质项目31个

  丹巴需要什么?成华能做什么?这是工作队最常思考的问题。

  秉持“对口支援关键在项目”思路,工作队从产业就业、公共服务、人才智力、基层治理等8个方面着手,深入乡镇、走访部门、开展调研,梳理出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符合丹巴产业实际、贴合成华资源优势的优质项目31个。其中,2021年度17个、2022年度14个,涉及计划内投入财政资金5344.05万元,其中,2021年度2603.05万元、2022年度2741万元。

  针对抓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实际,工作队科学编排项目时序,坚持边申报边推进、边落实边修正,既保证程序规范,又确保进度不减。

  其中,冷链物流仓储中心项目、半扇门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项目将延长丹巴农特产品上市周期,促进全季节销售;江达村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补齐丹巴全域旅游观光农业短板,带动当地100余户群众就地就业增收;邛山土司官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将形成美人谷丹巴全域旅游关键景观节点,建成丹巴嘉绒文化展示体验窗口。

  搭建招引平台

  邀请专业人员赴丹巴开展培训10余期

  坚持精准式帮扶、造血式援助、内生式发展理念,工作队始终把产业项目招引培育作为对口帮扶重要抓手。李凤来告诉笔者,过程中充分发挥成华平台优势,深度挖掘自身和队员社会资源,先后邀请10余家企业来丹考察洽谈。

  立足乡村振兴技能需求,邀请专业人员赴丹巴开展普通话、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培训10余期,先后组织4批70余人次赴成华交流学习基层治理、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等方面工作。协调成华区企业捐款捐物200余万元。

  针对丹巴自然条件实际,积极引进相关优质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巴底镇种植金丝皇菊7万余株、35亩,预计年产值30余万元、当地群众亩产增收2500元左右,在丹东镇种植高山羌活500亩,预计年平均产值700余万元、当地群众人均增收7000元左右。

  “成华丹巴结对十年了。此前连续四年省先进,我肩负着压力和责任来到丹巴,绝不能砸掉成华对口帮扶的金字招牌。”李凤来说,丹巴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就是对口支援工作最大的肯定。

(责编: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