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监测太阳活动
稻城“千眼天珠观天神器”6月试运行
稻城县子午工程二期工程全貌。
5月2日,记者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亚丁台站获悉,稻城县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标志性设备——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主体已于去年11月竣工,均匀分布在直径1公里圆环阵列上的313台天线,其中270台天线已调试完成,预计今年6月试运行。届时,这座现今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观天神器”超级望远镜将与太阳探测卫星“天地配合”,高质量监测太阳“打喷嚏”等爆发活动,使我国空间天气预报更加精准。
执行站长吴俊伟介绍,这座我国自主研制的、由313台直径6米的天线构成的太阳射电监测“综合孔径相机”,坐落于稻城县城西边海拔3800多米的噶通镇,是国家布局用于研究空间天气的地基观测网络子午工程二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呈独特的圆环形阵列,采用原创的单通道多环绝对相位定标技术,其状被当地人形象譬喻为一颗巨大的“千眼天珠”,在子午工程整个日地联系链条中将起到举足轻重地位作用。
而组成“千眼天珠”的每一台天线,围绕着圆环阵列正中心一座百米高的定标塔拔地而起,就像313朵向日葵,时时朝着太阳方向转动,凝望浩瀚宇宙、探秘星辰大海,观天逐日只为解开更多空间天气的密码。别看一台天线的直径只有6米,当313台天线协同观测,就能形成虚拟的超大口径天线,从而实现对太阳爆发活动的高精度成像观测。
川西高原上张开这颗“千眼天珠”绝非偶然。稻城县“天生丽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备受科研人员的青睐,不仅当地的晴天数、晴夜数、大气视宁度、透明度等关键参数都能满足天文观测的需求,其还是海拔相对较低的后勤候选基地,可利用的平坦面积广,容易形成大科学集群,这也为集中布局、获得地方支持提供了基础。此外,综合周边经济状况、学科布局情况以及国际开放程度等“科技硬指标”来看,四川省显然能够支撑大科学装置的可持续发展。
那究竟为何要大费周章专门建一座望远镜,一直盯着太阳看呢?众所周知,太阳带来了光和热,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但鲜少有人知道,它也有“打喷嚏”的时候——也就是会发生爆发,万一它朝着地球打了一个“大喷嚏”,抛射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飞向地球,会对卫星等设备产生严重影响。而在稻城县“安家”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主要科学目标就是观测太阳活动,像太阳“打喷嚏”之类的,抓住宝贵的“时间差”,对空间天气进行预报和预警。
此外,“千眼天珠”独有的大视场高质量成像能力,还使得其能在太阳落山后,配合射电天文学家开展夜天文观测,正如不久前,圆环阵望远镜就成功探测到了脉冲星,未来还要对射电暴进行探索,也有望服务于小行星防御,将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的效能。
天文观测领域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当,只有不断抢时间,才能尽量不与“宇宙的馈赠”擦肩而过。2019年,子午工程二期获国家立项批准开始建设,同一年,四川省政府为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配套的地方项目获批并开始建设。“边建设、边调试、边运行”,其实从2021年3月开始,圆环阵望远镜就已经获取了大量太阳活动的图像和数据。目前,大部分天线已调整完毕,齐齐整整朝着太阳方向,开启日常科学观测,而剩下的40多台天线,正在抓紧调试,这也是这个“五一”期间,现场科研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