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同仁市:扮靓乡村,为乡村振兴着墨添“彩”
沐浴夏日的暖阳,穿行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保安镇幽深的街巷里,脚下的青色石板和两面栉比相连的土黄色院落,还有一步一景的文物遗址……若不是那条由村口延伸的柏油路、如织的车流和喧闹的商业街,定能给人带来“穿越时空”的错觉。
“保安镇人文景观和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从事剪纸、书画等艺术创作的民间艺人也很多,开发文化旅游大有可为。这些年来,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乡村建设上,让基础设施建设快速跟上来,下一步,将继续发挥优势,在文化旅游和设施农业这两篇‘文章’上下功夫。”黄南州同仁市保安镇党委书记赵菊萍介绍,“保安”的地名由来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历史上,历朝历代驻守保安,为这片原以游牧为生的土地带来了农耕文明,形成了保安堡“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的独特屯耕文化。
置身新时代,在日新月异的变迁中,保安古镇凭借独具特色的军屯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成为同仁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一特色文化已演变为保安镇对外展示的窗口和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引擎。
立足这一优势,这些年来,保安镇将主要精力用在乡村建设上,整合4100万余元资金,落实了污水处理、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电力改造、厕所革命、道路硬化等11个项目,为打造古镇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保安镇城内村、城外村把特色保护作为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尊重农牧民意愿的基础上,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把基础设施建设与民居改造有机结合,将现代生活设施与传统建筑工艺融为一体,坚持修旧如旧、守住古村“灵魂”的原则,采取就地取材、草泥抹墙等方式,保住了传统风貌,留住了乡土气息,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
“去年,我们积极对接相关部门,争取落实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农房提升、乡村振兴示范村、污水管网等16个项目。”保安镇城内村党支部书记贾有林说。
城内村、城外村也从“脏乱破旧”、人烟稀少的“空心村”,逐渐蜕变成了人人安居乐业、个个返乡创业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谈起产业发展,贾有林介绍,保安镇确立了“一特二区三地四游”的产业发展思路。“一特两区”就是发展以驴、山羊、生猪、蛋鸡等为主的特色养殖业,紧抓建设高铁物流园区、绿色产业园区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将保安镇打造成全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三地”是充分利用黄果、粮油、蔬菜三个生产基地,将保安打造成全州“菜篮子基地”和“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四游”即结合保安镇优美的自然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将保安镇打造成全州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贾有林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重点,全力推进今年4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进一步绘好乡村建设新画卷,为全省乡村建设工作作出示范、贡献智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省同仁市:牦牛奶里“酿”醇香日子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瓜什则乡的牦牛酸奶,口味醇香,小有名气,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更有甚者,不惜专程驱车前往瓜什则乡购买。 [详细] -
青海省同仁市:唐卡托起金色谷地上的致富梦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被誉为“中国唐卡艺术之乡”。2009年,唐卡与堆绣、泥塑等“热贡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里,有两万余人投身非遗文化产业。[详细] -
【青海·热贡文化旅游节】黄南,共享民族文化之盛宴
7月18日晚,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南州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首届青海·热贡文化旅游节在同仁县热贡文化广场隆重开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