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文化瑰宝,绽放“甘孜光彩”

发布时间:2023-06-12 15:10:00来源: 甘孜日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编者按:

  甘孜州是民族文化宝地。情歌文化、木雅文化、嘉绒文化、红色文化、锅庄文化、格萨尔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孕育了“宇宙歌曲”《康定情歌》、“世界最长史诗”《岭·格萨尔王》、“藏文化宝库”德格印经院等一大批世界级文化瑰宝,充分绽放着康巴文化的绝世风韵。甘孜是非遗技艺富地。千百年来,先辈们用脚步丈量山川,用双手创造生活,用智慧成就人生,留下了格萨尔、德格雕版印刷、南派藏医药浴法、噶玛嘎孜唐卡绘画、白玉河坡手工艺、稻城阿西土陶、新龙药泥面具等一大批世界级、国家级非遗技艺,充分展示着康巴工匠的独特风采。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甘孜州在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方面的故事,甘孜日报特开设《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栏目,敬请关注和赐稿。

  自然神奇造化,文化薪火相传。6月10日是我国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高度重视,目的是提高全社会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了解,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甘孜州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康巴文化的诞生地。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多彩、底蕴深厚的康巴文化——情歌文化、格萨尔文化、香巴拉文化、红色文化、其他民俗文化。享有宇宙歌曲美誉的《康定情歌》蜚声海内外。这里是情歌的故乡、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格萨尔王故里、香格里拉核心区、嘉绒文化的中心、茶马古道的主线,红军飞夺泸定桥、蜀山之王贡嘎山和巴塘弦子、甘孜踢踏、石渠真达锅庄等享誉中外。还有国内仅存的白玉戈巴父系文化,道孚扎巴走婚习俗等独特的地域文化。红军长征途经甘孜州16个县,历时一年半之久,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五彩斑斓的文化遗产与雄奇秀美的锦绣山河共同铺展出一幅新时代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动人画卷。

  文化遗产连接历史与未来,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近年来,甘孜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呈现新气象。古老的文化遗产,在康巴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绽放时代新韵。甘孜州坚持以资源为载体,以保护为重点,以合理利用为目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通过州县(市)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目前已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项目4项,同时,还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25项,省级代表性项目140项,州级非遗项目556项。

  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甘孜州正努力书写文化遗产保护新篇章,让这块瑰宝永远绽放“甘孜精彩”。

(责编: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