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子音乐节倒计时7天!一起走进德钦藏族弦子的“前世今生”
在迪庆州德钦县
每每歌声响起来
弦子舞跳起来
藏族人民
豪放的性格
美好的情操
天生的气质
就随着歌舞“流淌”出来了
端午节临近,距离“三江和弦 幸福迪庆”首届“世界的香格里拉”弦子音乐节活动举办仅剩7天。
今天让我们共同了解迪庆州德钦藏族弦子的起源、特点以及传承,走进它的“前世今生”,感受在迪庆这片文化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魅力十足的藏族弦子文化。
德钦藏族弦子,是一种有乐器伴奏的群众性自娱圆圈歌舞。是德钦县藏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作的民间艺术。
“弦子”藏语叫做“仪”,意思是“载歌载舞的游戏”。藏族弦子舞的伴奏乐器称弦子,藏语叫“兵永”或“碧旺”(也称藏族胡琴)。歌舞时,由多数男子拉“兵永”伴奏,女子挥舞彩袖,边拉边唱边跳。
藏族弦子的制作技艺
通常是男唱女应,女唱男应,顺时而转。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形式自由,不拘一格。一般开始时速度徐缓,随着内容的发展,情意逐步加深,最后在急速演唱和急速旋转的舞蹈中达到高潮而结束。
起源
关于德钦弦子的起源很难准确地追溯到某个历史时期,歌谣源于劳动,说明了当青藏高原有人类活动开始,就有了民间歌谣。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德钦县永枝、纳古、石底等地发掘的石棺墓和随葬的春秋战国及西周时期的出土文物特点来看,德钦弦子的起源与西北地区齐家文化、东北地区夏家文化、岷江上游地区、雅砻江流域、滇文化系列的李家山、楚雄万家坝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此可推断:德钦可能处于一条古老的文化走廊上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影响,德钦藏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斗争中所创作的民间艺术,通过文艺交流以及吸收周边各民族优秀民间文艺精华,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弦子歌舞。
它与当地藏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变迁息息相关,是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重要艺术形式。
特点
德钦藏族弦子的曲调短小精悍、节奏规整、旋律优美、易唱易记,适合集体舞蹈时合唱。音乐结构一般为二乐句,也有不少四乐句。
一个曲调多段歌词反复演唱,音乐和舞蹈开始速度徐缓,随着内容的深入发展,节奏开始加快,最后用急速演唱和急速旋转的舞蹈形成高潮而结束。既有豪放热烈的感染力,也有柔和、抒情、质朴的风格。
旋律以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为主,曲调有宫、商、角、徵、羽五种民族调式,以商、徵、羽调式为主。
传承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建设并投入使用德钦弦子传习中心,是德钦弦子父辈口传身授和民间自然传承的延展和升华,也是德钦弦子在雪域高原活态传承的有益补充。
德钦弦子,历经千年而不衰,足见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分量之重,它是德钦最能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代表,也是历史赋予全迪庆州人民的永久性财富。
多年来,在各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德钦弦子歌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利用全民的文化自觉性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加强对藏族弦子歌舞的挖掘,重视藏族弦子歌舞的保护和传承,弦子舞的普及传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江坡弦子传习班
2009年,德钦藏族弦子舞蹈被列入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传承和发展德钦藏族弦子的过程中,德钦全县积极开展香格里拉德钦弦子节、江坡弦子节、卡瓦格博弦子擂台赛等多项传承创新活动。并涌现出了白扭、取宗、鲁茸拉木、白玛扎史、格茸、尼玛此里等一批省级和州级非遗传承人,多方合力不断推动着藏族弦子文化魅力在迪庆州广泛流传、大放异彩!
在美丽的世界的“香格里拉”,在雪山、在草地,在田间、在院落,在白天、在夜晚,我们总能见到人们拉着悠扬的弦子、跳着欢乐轻快弦子舞,尽情表达着他们崇敬自然、讴歌劳动、赞美生活的细腻感情,阐述着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和对生命的美好祝福。
6月22日至24日,“三江和弦 幸福迪庆”首届“世界的香格里拉”弦子音乐节活动将在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月光广场举行,届时,欢迎大家到现场聆听“迪庆妙音”,感受欢乐的藏族弦子舞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甘孜踢踏亮相《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
6月10晚,央视一套八点档《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正式播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孜踢踏精彩亮相。[详细] -
世界最高海拔文化博物馆迎来新进展
王桂乾介绍,项目已启动15个子项工程,其中,传统藏式建筑保护恢复工作已完成30%,新建建筑施工已完成30%,绿化及植被生态修复工作已完成60%。[详细] -
道孚抽水蓄能电站为四川清洁能源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电站位于高海拔高寒、高地震烈度区域,上水库海拔约4300米,为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项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