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姑娘回乡创业传承民族服饰 助力“打工村”变“共富村”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一家藏族服装店内,一位藏族姑娘正在向顾客介绍一款藏族服饰,店内琳琅满目的藏装摆放整齐,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
德钦县桑卓民族服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春花。陈文韬 摄
这位藏族姑娘正是德钦县桑卓民族服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春花。她的家乡是位于德钦县域深处、依山而建的巴东村。多年前,这里绝大多数村民选择外出打工,巴东村也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工村”。
从小就对藏族传统服饰情有独钟的春花,看到家乡虽然地处偏远,人均耕地少,村里那些外出打工的姐妹里其实有很多是制作传统服饰的“能工巧匠”。因此在2017年,她毅然决然辞掉原本的工作,在巴东村创办公司,开始经营藏族服饰。
春花对员工进行传统民族服饰技能培训。受访者供图
据春花介绍,在创业之初,她发现由于藏族服饰生产公司少,进货渠道狭窄,服饰做工粗糙、面料普通,却价格高昂。因此,春华决定改革:建立生产车间、引进先进自动化设备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品质、创新改良藏服款式、组建线上销售团队拓展销售渠道……从继承传统到勇于打破传统改良创新,春花从老辈人手中接过了传承民族服饰技艺的接力棒。
“在厂里一年多,我的收入变多了,同时也更加深入了解了藏族服饰、藏族文化,也得到了很多外出学习的机会。”公司员工雪郡说道。从小作坊时期的17人发展到目前的52人,春花的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品牌也有了一定知名度,2022年营业额520万元,员工月平均工资达4000元。
春花指导员工。中新网记者 陈文韬 摄
公司的持续经营也带动了巴东村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年的“打工村”,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共富村”。未来,春花将在做好民族服饰传承的同时,持续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我一开始回乡创业并没有太多想法,但是现在看到巴东村村民们生活状况、精神状态得到改善,我觉得当初的选择,是值得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扎西培楚:新生代藏族创业青年的文化坚守
“作为创业新青年,很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让我们有机会去做真正喜欢的事情。”这是扎西培楚对和同样在创业路上前行的创业青年的经验分享,也是对自己的未来期待。[详细] -
藏族新青年扎西培楚的“创生活”
运营有两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本地公众号,主理一家原生态藏餐厅,同时还是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项目总监建筑师。1995年出生的扎西培楚,虽算不上云南香格里拉最成功的藏族青年,但肯定代表雪域高原上的新生代。[详细] -
藏族小伙在浙创业成功 设立基金助力少数民族同胞
秦旺仁增认为,企业发展了,企业家要心怀感恩之心不忘本。他目前担任黄岩区少数民族联谊会的会长,利用该平台,他积极引导在黄少数民族群众投身当地经济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