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一线讲述】 发挥专业优势 为环保多作贡献

发布时间:2023-08-31 16:07:00来源: 光明日报

   我的家乡江苏南通,位于长江入海口北翼。长江边长大的孩子,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我还想更好地了解江河、了解源头。2020年7月,我从武汉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毕业后,来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加入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对江河源生态保护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江河争流,万物竞发。江河在广袤的高原上给人以野性与生命力,我和伙伴们时常沿着河流挨家挨户对牧民群众进行走访调研,推行环保项目,宣传环保理念。可以说,有效的环境保护离不开当地群众行为与观念的改变。

   令人欣喜的是,三江源地区牧民群众历来有“崇山敬水”的自然观念,不少人都会主动地为保护家乡自然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甘达村的阿吾巴丁(藏语,意为巴丁大哥)就是其中之一,自2015年起,他带领村民投入到甘达村18处水源垃圾清理、水源治理工作中。经过长时间努力,甘达村的水源越来越干净,出水量也越来越大。随后,三江源地区的7、8个村子也都纷纷效仿甘达村,推行水源保护工作。

   环保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长期工作。在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注重充分提高居民在环保工作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为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与治理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比如,我们通过“赋能”来提升妇女在社区环保工作中的参与度:为牧区妇女提供手工艺课程,大家将各类环保手工艺产品通过合作社售卖,增加经济收入。像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哈秀乡甘宁村的帕卓巴合作社,年收入已达50万元,成员们制作的毡帽、背包还登上2021年上海时装周的舞台。有的妇女还做起产品模特,她们的自信心增强了,参与社会活动的劲头儿也更足了。

   现在,三江源地区的女性环保带头人越来越多。25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姑娘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社区环保工作中,守护着家乡的山川:巴央为村民进行“零废弃”宣讲,还用影像作品记录家乡环境的变化;索南在石头上绘制三江源的景色,向更多人传递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她们也带动更多女性加入环保队伍,为三江源社区环保工作注入“她”力量。

   江河滋养着万物生灵。守护高原上的每一处净土、每一处水源不单单是环保者的责任,也应该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未来,我将继续发挥法学专业的优势,为环境保护作出更多贡献。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生态美 气象新 日子甜

    作为全国首批、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在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科研监测体系建设和社区协同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青海最美的季节,记者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亲身体验国家公园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详细]
  • 【记者手记】 那处处盛开的格桑花

    怀着对山宗水源的崇敬之心,我们从青海省会西宁出发,去往可可西里、曲麻莱、治多、杂多、玛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