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金融力量促振兴 大美阿坝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3-09-18 11:33:00来源: 四川日报


金融支持九寨沟县双河镇罗依现代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图片由人行阿坝州分行提供


金融机构在“中国古羌城”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图片由人行阿坝州分行提供


金融支持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项目综合治理。图片由人行阿坝州分行提供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素有“川青咽喉”“熊猫家园”之称,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州成立70年来,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精耕细作,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之路:全州经济总量从1953年的0.24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462.5亿元,从水电崛起到旅游腾飞,阿坝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金融“血液”在经济脉动中奔涌不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动阿坝州融入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州金融业紧跟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需要,在“党委总揽、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部门联动、金融机构参与”机制引领下,不断拓宽金融支持领域、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履行金融职能担当,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贡献金融力量。

  靶向发力 用好货币政策“指挥棒”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丰收的喜悦洋溢在阿坝大地,放眼望去,在乡野之间、黄河之畔、国道之旁……金融“活水”支持实体、赋能产业、滴灌主体,展现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火热景象。

  多年来,阿坝州金融业把讲好“普通话”“专业话”和“地方话”作为贯彻落实政策措施的重要“法宝”。持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争取新量、政策传导有特色”的货币信贷工作思路,保持融资总量合理适度增长,支持全州实体经济增长。截至2023年7月末,阿坝州各项贷款余额532.8亿元,是2013年同期的3倍。

  围绕阿坝州建设“一州两区三家园”目标,中国人民银行阿坝州分行(以下简称“人行阿坝州分行”)紧扣构建“6+N”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5+N”生态工业、“1+6”现代服务业产业新体系,引导全州7家银行机构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再贷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民营小微企业贷款”“+产业带动贷款”“+绿色产业贷款”等模式,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孕育出一片片产业“新花”。

  截至2023年7月末,阿坝州再贷款余额20.2亿元,支持带动2.2万户农户和产业主体发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州内扩面上量,撬动碳减排、交通物流、科技创新等领域贷款4.8亿元。

  纾困解难 打好民营经济“攻坚战”

  民营经济不仅是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主体,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为给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沃土”,阿坝州持续深化民营小微金融服务,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专项活动,创新启动民营小微金融服务“融资增量扩面、融资辅导培育、减负降成本”专项行动,确定并逐步扩大金融支持重点商圈范围,建立人行、银行、市场监管共同参与的“一圈三街长”分片包干工作机制,着力破解民营市场主体融资困境。

  “感谢银行的资金支持,斯古拉文旅城完成改造升级后,可以满足近1500人观看演出,生意越来越好。”小金县斯古拉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项目是四姑娘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省级文旅融合示范项目。

  得知斯古拉文旅城项目融资需求后,人行阿坝州分行将其纳入融资辅导重点培育企业名单,与小金县委、县政府通力合作,由当地农村信用社作为主办银行机构,推动创设1000万元中小微企业贷款分险基金,助力项目获得融资。据了解,该项目已辐射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经营主体1000余家、旅游业从业人员近万人。

  在提供贷款支持的同时,阿坝州银行机构持续优化利率定价,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作为民族医药定点生产企业,近年来,我们享受了优惠贷款利率和2.88%的财政贴息支持,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支持不断档,真的十分感谢。”九寨沟天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黎彪说。

  “九寨沟天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原料药和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为支持本土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我们为企业发放了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供应贴息贷款,贴息后实际利率低于3%。”中国农业银行汶川县支行客户经理介绍。在低成本资金助力下,该企业为漩口工业园区群众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

  截至2023年7月末,阿坝州民营经济贷款余额166.3亿元,比年初增长10.2%;小微企业贷款利率3.8%,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精准帮扶 织好乡村振兴“锦绣图”

  阿坝是红军长征经过人数多、驻留时间长、自然条件极为艰苦的革命老区之一,红色基因在这片大地上传承。这里也是脱贫攻坚过程中难啃的“硬骨头”、乡村振兴的“重头戏”。人行阿坝州分行心系红色大地,带领全州金融机构为农牧民群众谋发展、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茂县花椒全国驰名,合作社通过收购农户的花椒,加工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但收购期间垫资较大,这全靠金融支持。”茂县六月红花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当地农村信用社运用再贷款向合作社发放贷款1200多万元,支持带动4000多户花椒种植农户发展。

  在前几年的金融精准扶贫中,人行阿坝州分行推动构建了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和适度容错工作格局,加强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有效融合。在机制引领和要素保障下,阿坝州银行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13亿元。同时,以支持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创建金融精准扶贫基地106个,累计投放贷款28.52亿元,有力助推全州13个深度贫困县“摘帽”、606个贫困村退出、10.34万户贫困户脱贫。

  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阿坝州金融业立足实际,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推动阿坝州乡村全面振兴。

  红原县是阿坝州唯一的纯牧业县,也是黄河上游主要支流白河的发源地。走进红原县牦牛现代农业园区,蓝天白云之下,草原一望无际,随处可见悠然吃草的牦牛和藏绵羊。为支持该园区发展,当地金融机构创新开展“保险+信贷”合作模式。保险机构为园区内24.5万头牦牛提供牦牛保险,银行机构以牦牛保险为保障,为牧民提供贷款支持,园区内2378户牦牛养殖户共获得贷款9500多万元。此外,保险机构还向参保牲畜提供电子耳标、防寒背心、过冬草料和暖棚等。

  “牦牛养殖面临疾病等风险,现在有了牦牛保险,有效降低了损失。”红原县一位牧民说。

  红原县牦牛现代农业园区是阿坝州金融业立足产业兴旺、发挥金融支持带动作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阿坝州金融业围绕“6+N”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产业,锚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园区和致富带头人“三类主体”,积极探索符合阿坝州发展实际的金融支持模式。

  截至目前,阿坝州金融业累计为449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30.6亿元,为30个省、州级现代农业园区累计发放贷款15.4亿元。推进牦牛、生猪和蔬菜等价格指数保险,推出以保单为质押的“兴农贷”等信贷产品,已累计投放相关贷款超过1.22亿元。

  立足优势 绘好绿色金融“山水画”

  若诗若画若尔盖——位于阿坝州西北部的若尔盖湿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以后,若尔盖县被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如何兼顾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建设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三家园”成为破题关键。

  为此,阿坝州金融业从挖掘生态资源价值,破解生态经济发展无资产、抵押难的困境出发,推动金融机构探索“绿色保险+政府+信贷+企业+专业合作社(牧民)”五方协作“多赢”模式,支持当地农牧民走上生态致富路。

  若尔盖县降扎乡苟绕村的快速发展便是其中的代表。2021年,中国农业银行若尔盖县支行为苟绕村办理全州首笔专门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强村贷”200万元,帮助村集体开发温泉资源,从传统放牧转为依靠旅游资源发展,减少过度放牧对草甸、湿地的破坏。去年底,苟绕村村集体总收入达600万元,全村人均年分红达6000元,与5年前相比,收入增长近5倍。

  汶川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甜樱桃果肉肥厚、味甜鲜美,已成为阿坝州特色水果品牌。位于汶川县高半山的九耕农业是甜樱桃标准化种植龙头企业,公司利用地力修复平衡营养,提升樱桃品质,实现绿色有机种植,保证果品价格,但面临成本增加、市场风险加大的挑战。

  “汶川建行依托品牌价值形成的现金流和科技属性,为我们提供了70万元‘科技易融’贷款,享受财政贴息。同时在合同里约定,如果公司没有按照绿色有机标准种植,没有对农户形成较好的绿色带动力,就无法再享受优惠贷款利率。”九耕农业负责人刘明清介绍,现在公司已带动周边8户种植大户开展绿色有机种植,甜樱桃的价格提升了,接受绿色种植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公司也在进一步拓展绿色种植规模,希望更多农户参与进来。

  除了信贷支持,保险在助力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阿坝州保险机构于2022年试点承保黄河流域天然草场323.5万亩,为5876户牧民提供风险保障4851.8万元,为牧民牲畜适度放养提供了空间。

  多年来,阿坝州金融系统在深化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以“两山”理念为指引,立足资源禀赋,加强与发改、经信、环保等政府部门合作,构建“绿色发展红黑名单”数据库,促成融资对接。人行阿坝州分行推动邮储银行率先实现1.3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阿坝成为全省首批落地该项工具的四个市(州)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阿坝州绿色贷款余额161.4亿元。

  聚焦关键 建好信用体系“基础桩”

  “我们村现在是A级信用村,马尔康市农村信用社给村上97户信用户发放了信用贷款,将信用变成了‘真金白银’。”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西索村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阿坝州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路径,推动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印发《阿坝州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构建州发改委、人行阿坝州分行和州乡村振兴局“三牵头”工作机制和州、县、乡、村联动体系,积极探索开展“信用县”创建,推动信用农牧业产业园区、诚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乡(镇)村、信用户创建,为持续巩固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打好信用“基础桩”。

  “我们结合阿坝州乡村资源和产业特色,围绕‘三家园’建设等重点,探索开展‘信用县’创建,分类开展信用农牧业产业园区、诚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乡(镇)村、信用户创建。”人行阿坝州分行征信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州174个乡镇、1090个行政村已实现信用评定全覆盖,为4078户诚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13.6亿元,为评定的12.9万户信用农户授信97.7亿元,并推动若尔盖县探索开展全省首个“信用县”创建。

  在有效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阿坝州紧紧抓住“用信”关键点,创新推出系列基于生产经营“信用软实力”的特色信贷产品,为全州涉农主体发展产业提供信用贷款约18亿元,对标信用评定结果,落实利率优惠、减费让利等措施。“十三五”以来,阿坝州涉农信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4.5个百分点,1.55万个涉农主体享受服务费用减免1300多万元。

  “这几年,我们坚持将‘诚信’贯穿到全村发展的全过程,推行‘信用积分管理’,信用变成了村里的‘硬通货’,群众的守信意识更强。”松潘县川主寺镇八十沟村党支部书记那戈交说。

  近年来,在“三牵头”“四联动”机制体系下,阿坝州多地将信用评定创建与评先争优、集体分红、移风易俗等乡村治理工作融合推进,促进农牧民群众的信用无形资产有效转化为“真金白银”的发展资金,“拿得到”的减费让利让全州19万余户农户切实感受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价值所在,逐步从追求“信用增值”向深挖“诚信价值”转变,引领形成良好的乡村治理新风貌。

  改善支付 做好普惠民生“必答题”

  改善农村支付方式,满足农村多层次支付结算需求,对于加快农村地区资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阿坝州深入推进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促进农村普惠金融提质升级,解决农牧民群众办事远、办事难的问题。

  “我们把银行在乡村的助农取款点和邮政物流网点进行整合,设立‘互联网+政务+金融+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真正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金川县有关负责人说,目前金川县已完成24个偏远农牧民乡村综合便民服务站建设,共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68个、金融业务1000余件、邮政寄递500余件、政策解答1500余人次。

  目前,阿坝州共建成农村助农取款服务站点1907个、综合服务示范站点161个,实现对1090个行政村的全覆盖,满足老年人在家门口取款、转账、缴费、残损币兑换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服务站点还加载了农村产业主体结算、供应链金融服务、购销一体等普惠便民服务。

  为推动移动支付在旅游、交通、购物、校园、医疗等领域的场景建设,阿坝州金融系统不断丰富完善移动支付使用环境,为游客及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多元化的移动支付体验。人行阿坝州分行协调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与当地商务局协作,持续开展移动支付消费券发放活动,优化移动支付环境,提升市场消费活跃度,发挥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截至8月末,阿坝州累计发放消费券3226.4万元,带动交易金额13482.63万元。

  围绕改进适老服务,阿坝州推动银行机构积极进行支付机具适老化改造、网点适老设备配置、上门办理业务等。针对部分老年人对电子产品接受慢、操作难的实际,坚持传统支付服务与移动支付服务相结合,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特约商户,加强综合服务示范点位建设,在农村支付服务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兼顾老年群体支付服务需求。

  新时代呼唤新金融。未来,阿坝州金融业将继续围绕“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部署,抢抓发展机遇,发挥区域优势,结合“一屏四带”战略布局,持续优化“东南绿色经济、东北文化旅游、西北草原特色、西南清洁能源”的金融服务能力,突出区域金融特色,以金融“妙笔”为阿坝高质量发展增彩添色。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