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70年,看木里的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2023-10-08 10:56:00来源: 四川日报

  “一年里我们有两个多月在山上采摘松茸,全家人共同努力,平均每天有700元到1000元的收入。”近日,木里县唐央乡同窝村村民韩阿古盘点着今年家里的松茸收入。他说,现在交通条件越来越好,松茸销路也越来越好,松茸成为不少当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大家的经济条件都好起来了。”

  2023年是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70年来,木里以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持续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县域综合实力,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70年变迁 县域发展日新月异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木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跨越新台阶。2022年,全县经济总量为63.07亿元,较1978年增长了253.6倍。

  建县后,木里工业经济从无到有,到1978年,基本形成了以木材采运及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天保工程”实施,木里抓住资源优势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以水电开发为龙头的“工业强县”战略,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增长,202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4亿元。

  工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该县财政增收。2022年木里全县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达71661万元,比1953年增长4214.4倍,财政公共职能明显提高。

  交通建设更是飞速发展。截至2022年底,木里县27个乡(镇)通班车、村村通硬化路,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769公里。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2022年,木里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15.46元,生活消费支出13691.19元。

  70年坚守 绿水青山不改初心

  木里素有“植物乐园”“绿色宝库”之称。此前,因为木材采运及加工产业的发展,当地的森林覆盖率一度有所下降,上世纪90年代末,“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启动,绿的“底色”重染木里。

  2000年至2005年,木里县共实施退耕还林10万亩,2014年至2020年共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2.03万亩。“退耕还林和绿化造林项目实施以来,全县共增加绿化面积28.77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到现在的69.86%,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木里县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中心主任邓武喜表示。

  此外,退耕还林还种植了不少核桃、花椒、水果等经济树种,农村产业结构由此改变,当地群众从退耕还林工程中累计获得收入4.678亿元,广袤的绿色群山成为百姓的“幸福靠山”。

  除了山林本身,得天独厚的林下资源也是当地群众的重要增收来源。每年6月至10月,木里几十种食用野生菌陆续上市,为木里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据木里县林业和草原局统计,该县域内野生植物现有维管植物672种,林区范围内野生动物资源共计321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有金雕、白唇鹿、牛羚等8种。此外,该县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