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臂弯里的“净秀”之地
夏日同德草原生态写意。洪玉杰 摄
九曲黄河蜿蜒而下,将目光停留在黄河“臂弯”里的宗日文化发祥地——同德,广袤的宗日圣地,远处的雪山连绵,草原就像一块地毯,铺向远方,潺潺的流水、湖泊、草甸、丹霞,无不透视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
10月28日,在生态环境部举办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被授予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项“国字号”殊荣让同德更加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厚植绿色本底,按照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及其内在规律,整体施策、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构建同德生态保护新格局,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和生态优势转化的有效路径和模式,打造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示范区。
以生态资源推动绿色发展
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两山”理念,谋划“净秀”这篇大文章,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示范县建设,积极探索具有高原特色的“两山”转化模式、路径和机制,努力走出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群众富裕的生态之路……对于同德而言,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所在,也是答案所在。
同德县近三分之一的区域面积被列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流经同德约207公里,因复杂多样的地形呈现出峡谷密集、沟壑纵深、石崖陡峭的地理奇观,是黄河上游最佳黄金水电走廊,展现着波澜壮阔、广袤纵横的高原风光魅力,其地处黄河上游关键水源涵养区,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源头责任重大。
以生态资源推动绿色发展,近年来,同德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与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加快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做好黄河、湿地、山水、草原、林地“五篇”文章,建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示范基地,构建高寒草甸生态退化综合治理新模式,切实让同德的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百姓生活更幸福。
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同德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发挥好“林长制”“河湖长制”等指挥棒作用的同时,同德县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相关部署安排,并积极探索保护治理新方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治理,以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为目标,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生态环境底色更加靓丽。
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湿地面积扩大、江河径流量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野生动物种群丰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同德县生态地位的特殊性、重要性,已不仅仅是停留在保护冰川雪山、江源河流、湖泊湿地、干旱草甸等源头地区生态系统的层面上,这一系列生态环境改善不仅让同德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更加确定了做好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工作,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互促共赢
要知道在2012年前,因自然环境严酷、基础设施滞后、资源严重匮乏、产业结构单一且生产方式粗放等原因,同德成为全省基础设施最差、贫困发生率最高的“特殊类型”贫困县。
在历经了“三年特殊类型”扶贫战略,“攻坚拔寨”式集中扶贫攻坚,同德不仅摘下长期以来“全省最穷县”的帽子,更是坚持以党的领导统揽脱贫攻坚全局,走出了一条深度贫困地区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同德模式”。
同德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三江源重要组成区域,是黄河上游区重要水源涵养区,也是全省黄河谷地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重要地带,生态区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加快开展“两山”基地建设,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保值增值自然资本;创新思路,大胆实践,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拓宽“两山”双向转化的载体,保护生态环境已经让同德从过去的“盼温饱”转为现在的“盼环保”,从过去的“求生存”转为现在的“求生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凡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事项优先考虑,凡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优先安排,凡属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优先实施,突出适合当地特有的资源禀赋和人力禀赋,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补短板为突破口,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拥有近45万公顷天然草地,适宜的地形海拔、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草地资源,为同德县成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提供了优越条件。为此,同德加快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继续做大做强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饲草“五大优势产业”,推进集成示范人工草地、舍饲育肥、有机肥加工等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稳步推进“中国良种牦牛示范县”建设进程,走出一条农牧结合、资源互补、联动发展的现代绿色有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创新扩大“两山”转化成果
把“生态保护”作为同德立县之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两山”这篇大文章,同德县既有高原、偏远、欠发展、民族地区等因素的制约,又有天然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于这里不搞工业,也不搞大开发,而是将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
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方式,打造中国良种牦牛示范县、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示范县、清洁供暖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目标,同德大胆探索并持续深化“三三布局”生态战略,优化人口和功能布局。其中三分之一的牧户搬迁到城镇定居,草场入股专业合作社,获取红利,在县城从事多种经营;三分之一的牧户搬迁到各农业点和小集镇,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获取劳动报酬;剩余的三分之一牧户留居原有草场,依法有序流转草场,就地发展家庭牧场。全县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脱贫致富加快推进,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丰收。
同时,依托同德独特的丹霞地貌、原始森林和黄河大峡谷等生态环境资源,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为主要形式,探索“文化+旅游+体育+扶贫”发展思路,开发宗日文化探秘、黄河峡谷探险、碧水丹霞观光等系列旅游产品,搭建山地自行车赛、民族传统竞赛等交流平台,有力提升同德宗日文化、牦牛文化的影响力,充分带动全县乡村旅游发展,努力夯实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示范点同德品牌的根基。
2022年11月,同德县清洁供暖一期5万千瓦光伏项目施工完成并成功并网运行,成为同德首个成功并网运行的光伏发电项目,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标。开工建设同德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打造“水风光蓄储”一体化新能源基地,有效将同德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的内生动能。
正如同德县委副书记、县长项秀表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成功创建是同德县委县政府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成果,让同德更加坚定锚定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突出抓好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和社会稳定三大任务,探索推动“两山”实践创新转换的新路径提供“同德经验”。
记者感言:端起“绿饭碗” 吃上“生态饭”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根本,是重要基础。同德地处黄河上游关键水源涵养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源头责任重大。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时期,还是当下的乡村振兴中,同德县都做到把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相结合,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完美呈现,让当地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真正体现了良好生态环境的财富价值。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一头连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生态保护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经济发展关键支撑。只有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才能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不仅腰包鼓了,而且生活惬意。同德的生动实践让我们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
搞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关键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实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同德应以“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继续在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上持续发力,以“四地”建设为指引,融入“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大局,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牧、文化旅游、清洁能源三大产业,奋力打造中国良种牦牛示范县、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的建设,更好更快推动同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省同德县培育“高原之舟”优良畜种 打造“中国良种牦牛示范县”
23日,当地政府与同德巴宗畜牧有限公司通过协议形式,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联农代农的原则,为当地的合作社和牧民们发放改良的优质高原牦牛牛犊,共150头,该批牛犊年龄均为6月—10月。[详细] -
青海省海南州知后迈村的乡村治理规范化探索
建制度、找方法、组团队……近几个月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知后迈村通过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带动村庄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轨道。[详细] -
青海省同德县班多村:“跑”出来的幸福村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县城西北40公里外,坐落着一个“崭新”的村庄,它的“新”不仅是近年来村子面貌的焕然一新,更是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