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一对成都夫妇抛家舍业携手支教康定20余年 爱洒高原育雏鹰

发布时间:2023-12-28 14:50:00来源: 甘孜日报


胡忠、谢晓君与孩子们在一起。


一家三口笑对高原生活。


胡忠正在授课。


谢晓君带领孩子们参加文艺演出。

  人物名片:

  胡忠、谢晓君夫妇原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教师,两人在康定塔公扎根任教20余年。2012年,夫妻二人荣获央视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称号,同年胡忠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四川省雷锋式优秀志愿者”;2013年,谢晓君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14年,胡忠获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5年,谢晓君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2019年,胡忠、谢晓君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从宜人繁华的成都平原,到高寒缺氧的偏远高原;从尖子生如云的省重点中学,到孩子们不会说普通话的福利学校;从富足优渥的小康生活,到住漏风寒冷的板房帐篷……胡忠和谢晓君夫妇20多年如一日甘于清贫,用一腔赤子之心温暖了高原的各族孩子,用满腹学识浇灌他们成长成才,用一针一线、一粥一饭、一言一行勾画出充满爱的民族团结同心圆。

  不留后路,抛家舍业携手高原任教

  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和四川音乐学院,曾就职于四川省重点中学石室联中,“印象中从没缺过钱花”的胡忠和谢晓君,却带着孩子自愿走上了一条大智若愚的坎坷路。

  与世俗眼中的“成功典范”背道而驰,一切源于23年前的一篇新闻。

  23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胡忠从某晚报的一篇报道了解到康定县塔公乡(今康定市塔公镇)紧缺教师,很多孤儿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一看激发了胡忠身为教师的崇高理想:去支教,去紧缺教师的偏远穷苦之地支教!

  当时的胡忠、谢晓君工作稳定、前途光明,而且家庭幸福,女儿才几个月大,为了一腔热血便不顾一切抛家舍业谈何容易。

  可孤儿们的困境始终牵扯着胡忠、谢晓君的心,2000年初秋,两人到塔公当地学校了解情况。“破旧漏风的校舍、坑洼不平的泥土操场、纯真而又顽强生长的孩子们,和孩子们围着圈跳起欢快的锅庄,太美好了……”胡忠回忆,成都、康定两地学校的强烈对比使他俩心痛不已。

  到家后,胡忠便告诉谢晓君自己坚决想去支教,虽然不舍,但谢晓君心里同样放不下那100多个可怜的孩子,于是支持了丈夫的决定。就这样,胡忠向学校提交了辞呈后,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海拔近3800米的学校。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为了支持丈夫的理想,身材瘦小的谢晓君每个假期都要带着孩子,扛着大包小包,奔波到塔公,成了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学汉语的谢老师。时间慢慢流逝,谢晓君与这些孩子们的感情也与日俱增。

  在胡忠支教后的第三年,谢晓君带着年仅3岁的女儿,追随丈夫的脚步也来到该学校。

  2006年秋季开学,谢晓君应学校要求返回成都。虽置身繁华都市,可她心里却内疚不已,“我离开石室联中,会有更多优秀老师来填补我的位置,可是我离开高原的学校,那里就更缺老师了,那里的藏族孩子们更需要我。”

  2007年2月,经多方努力,谢晓君将工作关系转入康定,成为了塔公当地学校的一名汉语老师。

  以心换心,成为汉族“阿爸”“阿妈”

  初到学校,严重的高原反应、餐食的不适应、简陋寒冷的宿舍,这些都压不垮胡忠,唯独教学上的困难让胡忠伤透了脑筋:学校的孩子来自全州各地,都是孤儿和特困生,很多藏、彝、羌的孩子都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普通话。为了鼓励孩子们用心学习,胡忠用自己的微薄工资为孩子们购买学习奖品……可孩子们并不领情:“看他细皮嫩肉的,能吃几天苦嘛。”

  胡忠这才明白,真正对一个人好,从来都不只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长久的陪伴和精神的支持。他自学藏语,搬到男生寝室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运动,渐渐地,孩子们认可了这位“细皮嫩肉”的老师。有天早晨,胡忠为孩子穿衣服时,突然听到一声“阿爸”,接着,耳旁响起无数声“阿爸”“阿爸”……遇到再多困难都没有退缩的胡忠怔了一下,看着眼前孩子们的笑脸,一下哭了出来。

  相比丈夫的刚强坚韧,谢晓君则多了一份母亲的细腻温柔:在板房教室,谢晓君总是第一个点亮灯盏;在帐篷宿舍,她总是照顾好最后一个学生才睡下;路遇学生,她总是能敏锐地察觉到他们的愁苦心事;上课教学,她总是用耐心鼓励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谢晓君那双曾弹得一手好琴的艺术之手,时而裹满粉笔灰,时而缝缝补补,时而捡柴烧水,变得干枯斑驳。多年后,谢晓君的身体亮起了红灯,患上贫血、胃痛和风湿等病。为了控制住风湿痛,她长年揣着灸盒进课堂,身上冒着青烟给孩子上课。润物无声,日复一日的缕缕温情暖化了孩子们的心,谢晓君成了这群孩子的汉族“阿妈”。

  时光荏苒,两人如春风化雨不仅成了孩子们的“亲人”,也得到附近村民及学生家长的一致点赞。“你们两个大城市的汉族人,为了我们的娃娃吃尽了苦头,脸上两坨高原红跟我们一模一样的,感谢你们给孩子们带来了光明的未来。”胡忠笑称:“高原红就是我们的军功章。”

  “人的心灵与信念的坚持,可以尽力摆脱一些无有意义的物欲羁绊,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留下隽永的意义。”谢晓君的一席话道出了大道至简,大爱无言。语言风俗的差异因爱和包容而消弥,超越地域、民族的团结友爱愈发深厚。

  润物无声,大爱接续薪火相传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有这样一段对话,主持人敬一丹问谢晓君:“女儿看见你的时候怎么称呼你?”谢晓君说:“放假她叫我妈妈,开学以后她叫我谢老师。”敬一丹问谢晓君的女儿胡文吉:“是妈妈要求你这样的吗?”胡文吉笑着摇摇头说:“没有。”“那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因为如果我叫妈妈,那些孤儿就会很伤心,因为他们没有父母。”胡文吉腼腆的话语刚落下,会场便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幼小的胡文吉跟随妈妈来到塔公当地学校之后,得了一个藏名——曲桑拉(顺应天意、善良正直、自然生长的意思)。作为俩人献身高原教育事业的见证者,从小的耳濡目染,使胡文吉早早褪去城市掌上明珠的娇气,一如她的藏文名的意义一样,成长为一名如格桑花一般心向暖阳、坚韧成长的高原女孩。

  2007年,胡文吉上小学一年级了,可谢晓君实在太忙了,学校600个藏族学生也是她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因此,胡文吉和藏族同学们同吃同住,学着自己洗衣服、整理个人内务,由于年龄太小,一到冬天双手生满冻疮,经常冻得瑟瑟发抖。

  除了觉得亏欠孩子,夫妻二人还有家中的老人需要照料,谈及此事,胡忠几度哽咽。二十多年来,胡忠回家的次数两只手都数得过来,谢晓君甚至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为了这群高原的孩子,他俩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等未来学校不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回家好好侍奉老人。

  爱出者爱返,未来并不遥远。两所学校的孩子们逐渐长大了,胡忠夫妇不仅给了他们一个家,更是给了他们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他们逐渐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成为了军人、教师、公务员、医生、主持人、歌手、空乘……更有孩子选择回到学校,和曾经的老师并肩工作,悉心培养像自己一样的孩子。

  第一位回到家乡的毕业生是江巴汪青,胡忠提到他便十分自豪。“胡爸爸和谢妈妈用大爱滋养了我们,他们希望我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我将追随着他们的理想,共同守护甘孜的孩子,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未来建设高原的有生力量。”孩子成长为和自己并肩同行的同志和战友,是胡忠夫妇最大的欣慰。

  二十余年,胡忠夫妇点燃自己,成为照亮甘孜各族学子的明灯。这盏明灯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志愿者汇入他们的行列,吸引越来越多的当地学子学成归来,汇聚成建设甘孜的股股暖流,奏响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时代主旋律。

  (本文作者王朝书系康定市民族团结进步理论研究中心专家)

(责编: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