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钱包鼓了、路子稳了——“90后”高原牧羊人的新年心声
推门进屋,电暖风输送出的暖气扑面而来,一壶奶茶正在炉子上沸腾,屋外草场传来“咩咩”的羊叫声。初春时节,记者来到普毛东主家,聆听这位“90后”牧羊人的心声。
1月27日,普毛东主的妻子正在煮奶茶。新华社记者 解统强 摄
30岁的普毛东主家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宁夏村。2009年,由于家里老人生病住院花费了高昂的医药费,普毛东主家背上了20多万元的债务。
“我18岁开始在外打工,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家里老人住院吃药,又要花去一大笔钱,日子确实过得艰难。”普毛东主说。
2017年,普毛东主家被政府确定为建档立卡户,从多方面得到帮扶。
宁夏村是传统的牧业村,全村有10600只藏羊、3200头牦牛,畜牧业发展基础较好。为了帮扶低收入群众,村里合作社将1388只母羊承包给59户个体养殖户发展养殖,还以采购价帮村里的个体养殖户统一购买饲料。
“合作社和这些个体养殖户每5年签一次合同,每只母羊一年的承包费只有100元。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个体养殖户的养殖成本,也让普毛东主这样的低收入群众有了稳定收入。”宁夏村党支部副书记才保说。
在一系列政策的帮扶下,普毛东主6年前回到了家乡的草原,从村里承包来70只母羊,成为一名牧羊人。几年间,普毛东主不仅还清了家里的债务,还养着220头羊,有了可以长久发展的产业,路子越走越稳。
“普毛东主勤快、肯吃苦,自己争气!除牧羊之外,普毛东主还是村里聘用的草原管理员,承担着村里草场管护等工作。”才保说。
2023年,普毛东主家的羊出栏130只,挣了7万多元。除了自家养殖,普毛东主还从附近其他牧户手里收来150只羊羔进行育肥养殖,出栏后每只羊能赚200多元。“去年,我们家里总收入超过13万元,这在几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普毛东主笑着说,这几年,生活越过越好,老人看病报销比例能超过90%,去年普毛东主的爷爷奶奶看病吃药花了2000多元,自己只掏了200多元。
地处青海湖北岸的刚察县仅有人口4.5万人,却是青海重要的牧业县之一。近年来,刚察县充分挖掘本地极具资源禀赋的畜牧业优势,加大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探索普及牦牛、藏羊的高效养殖技术。
1月27日在刚察县拍摄的一家饲草料场。新华社记者 周盛盛 摄
如今,一只羊的出栏时间从3至4年缩短到6个月,不仅极大节省了养殖成本,还促进了草畜平衡。在刚察县,一个个牧业村和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牧民实现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图景日益清晰。
“新的一年,我的心愿还是搞好养殖,把日子越过越好!”普毛东主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藏族民众多元方式过年 祈愿新生活
藏历新年初五,青海玉树州的代青永措正在店铺内为客户打包邮寄藏式点心、牦牛奶、风干肉、蕨麻等当地农特产品。[详细] -
新春走基层|青海省班玛县:牦牛油火锅走上新春餐桌
“我们的牦牛油火锅底料第一次亮相是在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牦牛油火锅煮牦牛肉,吸引不少商客驻足选购。”班玛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昂欠才让说,原准备展示5天的产品不到半天就销售一空,还接了近百万元的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