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生态故事】湿地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4-02-23 09:58:00来源: 青海日报

  2月4日一大早,穿上巡护服、拿着记录仪,才仁旦周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推开门,一阵寒意袭来,才仁旦周缩了缩脖子,用手把领口收紧,快步向几公里外的巡护地走去。

  才仁旦周家住三江源腹地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隆宝镇措桑村,2018年成为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生态管护员。

  “每年3月底到10月,大量的黑颈鹤在隆宝滩湿地筑巢、栖息。每次巡护时都会看到一对对黑颈鹤翩翩起舞,一群群赤麻鸭尽情玩耍、自由飞翔,在高原守护鸟类是一件幸福的事。”才仁旦周说。

  20世纪80年代,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第一个以黑颈鹤及其繁殖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大片的湿地成为青藏高原野生鸟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地,隆宝也被鸟类专家誉为“黑颈鹤之乡”。

  作为国际重要湿地,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起初只有一台双筒望远镜到实时监测水鸟栖息全覆盖视频监控平台,从仅有几名职工巡湖护鸟到青海全面启动实施湿地管护员制度,从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到数字化保护区建设,如今自然保护区还建有自然生态科普宣教馆、鸟类救护室、观鸟室、水鸟监测中心等环境教育基地。

  再到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2015年,泽曲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也是从那时起,刚刚大学毕业的久美多杰成为泽曲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巡护队的一员。

  他每天一边在湿地公园划定区域内巡查巡护监管,对重点河流、重点河段、重点时段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保证每段、每片林草、水域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一边向牧民宣传生态保护,让更多的牧民了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虽然这里海拔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是大部分队员是从湿地周边各村推选出来有责任心的牧民,他们从小生活在泽曲湿地,对这里的情况特别了解,也都热爱这片土地。”说话间,久美多杰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打开野外监控系统,生怕漏掉每一个细节。

  “这个就是泽曲国家湿地公园设立的24小时野外监控系统,我们在外巡护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机与监控中心联网,实时监控野外情况,全面实现地面巡护、野外监控天地一体化。”久美多杰介绍。

  通过多年的管护,泽曲国家湿地公园有了很大变化,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泽曲草原上靓丽的风景线。久美多杰告诉记者,如今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扩大,藏野驴、藏狐、赤狐等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胡兀鹫、金雕、白肩雕、黑颈鹤、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鸟类来这里安家,还有唐古特大黄、甘松、红景天等不同种类药用植物组成特有的生态系统。

  “相信经过我们的守护,会有更多珍稀野生动物来此安家落户,雪域高原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就在眼前。”久美多杰说。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生态故事】尕朵觉悟的生态美

    在青海,如果提到雪山,尕朵觉悟必然榜上有名。它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团结村,与西藏冈仁波齐、云南梅里、青海果洛阿尼玛卿并称为“四大神山”。 [详细]
  • 【生态故事】共同行动 守护湟鱼

    10月,记者跟随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三级警长郭鸣来到青海湖畔。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详细]
  • 【生态故事】“小举动”奏响的生态乐章

    点名、发马甲、领工具……明确每个人的分工。很快,一群“红马甲”,就散布到了加吉博洛镇的主干道珠姆大街的各处,他们对街道沿线、沟渠、卫生死角进行全方位清洁和整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