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祖国好 家乡美】雪山下的夫妻管护点——“春访祁连山”系列报道④

发布时间:2024-03-25 16:40:00来源: 青海日报


雪山脚下就是古古拉管护点。


巡护路上。张多钧 摄

  雪山连绵,冰原茫茫,站在古古拉管护点门口,眼前看到的景致略显荒芜,雪山融水形成的冰河将草原一分为二,一边是茂密的灌木林,属于甘肃省地界,另一边是茫茫草原,属于青海省地界。

  3月11日,记者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寺沟管护站古古拉管护点,一路穿越林海,蹚过冰河,驶过草甸,才到古古拉管护点。这不足10公里的路程,却让叶抓西才郎和宋成芳两口子吃尽了苦头。

  管护点河边凿冰打水时,宋成芳还在不断地抱怨老伴,“让你上次骑摩托车慢一点,就是不听,结果摔倒了,我手腕扭伤还没好,凿冰使不上劲,你来凿。”

  凿开冰,桶里舀满水,夫妻俩慢慢地往回走,管护点的房子里还有几桶前一天打好的水,叶抓西才郎说,刚打过来的水无法直接饮用,需要沉淀一天。即便是沉淀了一天的河水,看着还是很浑浊。

  叶抓西才郎,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珠固乡东旭村一名社会护林员。2020年8月,叶抓西才郎来到离家16公里外的古古拉管护点,成为了一名生态护林员。管护点离家虽然不远,以前也有管护工作经验,但从未涉足过的古古拉区域,让叶抓西才郎一时极难适应。

  社会护林员一般管护区域是村庄附近的牧场,每天外出放牧时就可以完成巡护任务,当晚便能回家,但工资待遇每月只有1600多元,生态护林员需要住在管护站或管护站下设的管护点,管护区域内每月要完成22天的巡护时间,每月工资3800元左右。

  谈起初到管护点那段难熬的日子,叶抓西才郎记忆犹新,“刚来时,管护点还有一名生态护林员,没过两天他就回去了,剩下了我一个人,一天巡护完后,很无聊,没个人说话,没电没信号,手机就是一个铁疙瘩,晚上睡不着。”

  没到管护点时,叶抓西才郎吸烟量一天不足一包,而初到管护点时,每天抽烟就能抽掉五包,尤其是到了秋天以后,周边无牧户,更无牛羊。

  古古拉管护点地处甘青交界,海拔3400多米,属于高山草场,是当地牧民的夏圈,每年只有2个月时间有村民在这里放牧,其余时间几乎见不到人影。每年夏季的2个月是叶抓西才郎最期待的时间,也是最开心的日子。由于有20多户村民在古古拉管护点附近放牧,叶抓西才郎找到了能聊天的伙伴,在巡护之余还可以帮助村民剪羊毛牛毛。

  去年,叶抓西才郎的妻子也来到了古古拉管护点,成为了一名生态护林员,叶抓西才郎的日子才算丰富一点,最起码每天能有个说话的人。“两个姑娘出嫁了,家里的5亩(一亩约等于0.067公顷)耕地出租了,也没有牛羊,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想着去管护点,两个人相互有个照应。”宋成芳说。

  于是,夫妻两人承担起了古古拉管护点的管护任务,叶抓西才郎管护面积为7000亩,宋成芳管护面积6000亩,两人一组,每天同时外出巡护,记者采访当天,智慧巡护终端上显示,两人已经巡护7公里,耗时6小时。

  每天巡护,要沿着冰面行走时,叶抓西才郎推着摩托车,宋成芳在后面扶着,即便这样,还会摔倒,“遇上一些小坡,只能将摩托车放倒,拴上一根绳子,慢慢滑下去,到了上坡,还是要把摩托车放倒,慢慢拉上去。”

  相对于冬季的冰雪路面,夏季的河滩草甸更难行走。雪山冰雪融水,让整个东海沟到处是沼泽河流,每次外出巡护无比艰辛,有时候摔倒了全身湿透,带的馍馍也被泡湿了,“馍馍泡湿倒还好,最怕每次外出购买伙食,要是摔倒伙食泡掉了,那就更糟糕了。”

  其余管护站每次置办伙食都是一个月的分量,古古拉管护点每次只能办半个月的伙食,只因路难行,加上摩托车也装不了很多,只能每半个月回去一趟。叶抓西才郎告诉记者,这次是从2月28日来到管护点,3月15日就要回去购置伙食,每次都是装在摩托车后座上,妻子在后面边扶边推,他在前面推着走。

  采访结束时我们一直在想,类似于古古拉这样的管护点,平日里很难看到外来人,再说东海沟口还有寺沟管护站的卡点,外人很难涉足,当地也很少有人去,夫妻两人坚守在这里的意义又在哪里?

  “万物生灵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守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守护好我们的家园,这或许就是坚守在这里的意义吧!”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