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涉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统领,推进新时代迪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民族团结的种子得以在这里生根发芽,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这里得到生动实践。
如今,从梅里雪山脚下到“三江”沿线,迪庆州各族群众的生活蒸蒸日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民族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民族关系日益密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大家以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奋力向“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心愿迈进。
培根铸魂
共育团结之花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
一直以来,迪庆州各民族和睦团结、同舟共济,藏、汉、纳西、傈僳、彝、白、苗、回、普米、怒、独龙等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得到创造、传承、发展,美不胜收的歌舞文化、风格迥异的民族风俗和精美绝伦的民族工艺在这里百花齐放、各美其美,又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里交流融汇、美美与共,铸就了民族团结、和谐共融的精神命脉。
2010年11月,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十多年来,迪庆州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记录工作,注重民族文化的整体性、抢救性、生产性保护,全力拓展文化多样性生态空间,将黑陶、藏刀制作、酿酒技艺等一批区域性项目纳入生产性保护基地并进行保护传承。大力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和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建立民族文化项目储备库,将全州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其中,打造了锅庄、“阿尺木刮”、东巴文化、尼西黑陶、藏医药等一批中华文化精品。在传习中心、传习馆、传习所、传习点四级非遗保护传承空间体系下,纳西族东巴造纸、藏医骨伤疗法、民间文学格萨尔、梅里神山祭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整体性保护、利用和展示。而迪庆原生态民族歌舞常态化传承展演品牌活动的打造,激发了民众接触非遗、了解非遗、参与非遗的积极性,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尊、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意识。
2023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保护区包含了8个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9个省级非遗名录项目、120个州级非遗名录项目、54个县级非遗名录项目,5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5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6名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80名县(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将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基因库,壮大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奠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文化基础。
手足相亲
共筑团结之林
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是一块蕴藏着民族团结密码的宝地。作为滇藏茶马古道重镇,这里曾经是重要的文化交汇地和经济贸易纽带。位于独克宗古城的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则是在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迪庆时设立的指挥部旧址上建起来的。这里长久流传着中国工农红军与迪庆各族群众鱼水情深的佳话。清朝年间,到此值守时留下的屯守士兵和手工匠人、茶马互市时期留下的商贾,以及古城旅游发展时期,众多从国内外到此生活的“新迪庆人”在这里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每逢节假日,独克宗古城金龙社区汉族老人叶德祥家里充满欢声笑语,大家簇拥在老人身旁聊着新鲜事,孩子们在一旁嬉戏打闹,伴着酥油茶的香味,屋子里充盈着浓浓的亲情。叶德祥老人的老伴苗卓玛是藏族,大女儿叶红英的丈夫是回族,孙子叶宗宝娶了一位纳西族姑娘,一家四代有24口人4个民族,他们相处和谐。年过耄耋的叶德祥老人亲历了金龙社区的变迁,看到过去仅有百余户人家、低矮小平房的小村落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上千户居民,放眼望去都是双层至三层气派藏房的现代化社区,他感慨地说:“香格里拉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秘诀’所在,我们十分珍惜当下的大好局面和幸福生活。”
在迪庆,多民族杂居的社区、村落,多民族组成的家庭不在少数。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州始终坚持把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做好新时代迪庆民族工作的根本保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全省率先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教育实践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协会,颁布并修订《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建11所省级、29所州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6所省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94所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学校。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等新时代感恩教育,真正使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023年9月,在迪庆州第14个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到来之际,迪庆州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56个民族嘉宾代表在德钦县第二小学种下了56株寓意着各民族团结的石榴树。“这片生机盎然的石榴林让我看到了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这片团结之林一定会像各民族的生活一样,欣欣向荣、枝繁干壮。”来自新疆的乌孜别克族嘉宾江阿古丽·木哈买提加尔说。
凝心聚力
共促团结发展
看得见达摩青山、望得见腊普河水、留得住农村乡愁……这是如今启别村的真实写照。
启别村位于维西县塔城镇腊普河畔,是一个藏、纳西、傈僳、彝等多民族聚居地。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通过政府引导、资本引入、农民参与的方式,有效盘活了启别村空置农舍、农家餐饮等资源,该村大力发展冰葡萄、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等特色产业,实现了“村庄变景点、田园变公园、民房变民宿、村民变演员”的华丽蜕变,奏响了农文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纳西族90后姑娘和艳群,在政策的扶持下自主创业,开起了民宿。如今,她既是民宿的老板娘,也是家乡的形象代言人,她带领游客体验家乡群众说纳西话、行藏家礼、唱傈僳歌的日常,也积极帮助村民销售蜂蜜、松茸、松露、核桃油等农特产品,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不管是藏族、汉族还是纳西族,都要团结互助,这样才能共同进步、共同富裕……”和艳群说。如今,启别村共开设了29家酒店、民宿,16家农家乐、饭店,人均年收入从2016年的6000元增加至2023年的19800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各级干部始终秉持“贫困不灭、愧对中央;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雄心壮志,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斗志更高”的精神,带领全州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奋力迈向全面小康。截至2019年底,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2955元。2020年,迪庆州实现整州脱贫,贫困群众一步跨千年,山河阻隔的村村寨寨连起了条条通向小康的致富路,边远闭塞的穷山村变成了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各族群众过上了体面又有尊严的生活。2015年至2019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7%,增速位列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前列,各族群众亲身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涉藏地区人民的深切关怀,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无限温暖。
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迪庆州始终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原则,紧扣中央和省委关于涉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为重点,着力保障民生。实施15年免费教育政策,实现“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一村一幼”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各族群众的生活品质日益提高。主要指标增速在全国涉藏州中保持前列,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66.9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03.74亿元。2023年6月,香格里拉民族职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迪庆州自主办学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2023年11月26日,丽香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迪庆迈入“动车时代”……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的基础更加夯实。
硕果相拥
共树团结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云南提出“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嘱托。
2021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确定了“努力把迪庆藏族自治州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的发展定位,这既是对迪庆州长期以来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肯定和鼓舞,更是对迪庆州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上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期许和重托。
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迪庆州委、州政府高位谋划、高位推动,先后制定出台《迪庆州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标杆的实施意见》《迪庆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措施,大力实施政治引领、长治久安、培元固本、交融促和、示范带动、发展强基、教育引导、能力提升“八大工程”,建立健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标杆建设的实施、考核、评价体系,全覆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村)、进学校、进医院、进军营、进寺观教堂、进旅游景区、进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十进”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在宗教界,教职人员牢固树立“有国才有家、教民首先是公民、国法大于教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理念,自觉践行“四条标准”,增强“四个意识”,始终与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我们将珍惜和谐幸福的大好局面,做到旗帜十分鲜明、立场十分坚定、态度十分坚决、头脑十分清醒,带头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松赞林寺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丹春培楚说。
在校园,学生们动手制作带有各民族元素的手工艺品、做民族特色广播操。老师们在各科教学中充分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教学各环节,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在景区,专职讲解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民族团结进步内容全面融入景区讲解词中,向游客讲解迪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团结奋斗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做好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及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宣传。
……
2018年11月,迪庆州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2021年,迪庆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20年以来,迪庆州先后创建5个全国、126个全省、373个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广泛凝聚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下一步,迪庆各族干部群众将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坚持共行中国路、共铸中国魂、共融新时代、共享新迪庆、共促大稳定的基本原则,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迪庆长盛不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彰显迪庆担当、贡献迪庆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