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将贡嘎山生物多样性世界“打包”进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4-05-28 08:56:00 来源: 四川日报

  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处,海拔7508.9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巍然庄严。很多人不知道,从山脚的大渡河河谷,到贡嘎山峰顶,直线距离不足30公里,海拔高差却达到6500米。

  巨大的高差,造就了贡嘎山明显的气候、土壤及植被垂直分带,也因此孕育了多类型生物,这里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将贡嘎山生物多样性世界“打包”进博物馆展示,近日,在甘孜州康定市,贡嘎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展示馆开馆试运行,这是由地质学家、生态学家、博物馆策展人联合打造的自然科学类主题展示馆,贡嘎山的生物多样性世界长啥样?其中有哪些馆藏和“彩蛋”?一起走进展示馆一探究竟。

  “山高一丈,大不一样”

  仿真生境再现贡嘎山垂直“花园”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高一丈,大不一样”是贡嘎山气候垂直变化的真实写照。

  贡嘎山岭谷间高差巨大以及南北走向的山势,造就了贡嘎山地区气候垂直分带明显、东西坡差异显著的特点。

  四川省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所副所长李忠东介绍,从贡嘎山东坡山脚下的大渡河谷,一路延伸向上,形成了河谷亚热带、山地暖湿带、寒温带季风等6种不同气候带,以及相应的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等植被带。

  在展示馆“贡嘎生灵”展区,通过科学彩绘、动植物标本与仿真生境相结合的展陈方式,系统地浓缩了贡嘎山巨大海拔高差下的连续生境,再现河谷、森林、草甸、雪山等生态系统维度。

  展示馆策划师王振孟带领记者从“山脚”出发,认识贡嘎山——1000米左右的大渡河河谷,湿地遍布以清香木、禾草为代表的落叶阔叶灌丛,这是绿头鸭等雁鸭类候鸟越冬的天堂。河谷之上,险峻陡峭的山坡森林密布,为多种动物提供了栖息的家园。随着海拔升高,高山灌丛与草甸依次出现,植被越来越矮,羊茅、珠芽蓼等几乎贴地而生。海拔4600米以上,是草木稀疏的世界,严寒、狂风、紫外线给物种生存带来极大考验,雪豹就生活在这里。

  从河谷之底到雪山之巅,贡嘎山时时刻刻都在上演“生死角逐”的大戏。这样的场景,也在展示馆“上演”——白茫茫的雪地,体态健硕的雪豹,正瞄准一只岩羊,蓄势待发准备向前扑去。“这是贡嘎山生态世界万物共生的秘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各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使自然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这也是贡嘎山各种生物能够长期和谐共生的原因。”四川省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所自然资源调查规划中心主任杨义东介绍。

  180件特色标本

  开启一场贡嘎山“生物嘉年华”之旅

  漫长的地质历史、复杂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孕育了贡嘎山多姿多彩的“生物王国”,被称为“物种基因库”。据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数据,保护区内现有高等植物4906种,其中包括3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68种贡嘎山特有种;保护区动物资源以森林动物和高山动物为主,现有脊椎动物559种,包括2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结合展陈主题,我们精选了15种哺乳动物、32种鸟类、12种两栖动物、18种爬行动物和35种昆虫标本,还有56种腊叶植物标本、12种大型真菌布置在展示馆内。”策展人黄浩介绍。

  “每种植物都有很多可讲的故事。”王振孟指着学名为“垂茎异黄精”的植物标本说,“它的俗名是‘飘草’,植物学家偶然间发现的,生长在贡嘎山东坡,附生于高大乔木的侧枝上,从厚厚的苔藓里悬垂而下,长条形的叶片迎风飘舞,是一种极其独特的珍稀植物,对研究物种进化和古气候变化很有价值。”

  展示馆内,还展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杜鹃花标本,长毛杜鹃、白碗杜鹃和多鳞杜鹃。虽然都叫杜鹃,但是看起来并不相同。

  “多样生物让贡嘎山丰富多彩,而这与遗传多样性紧密相连,物种具有丰富遗传性状,杜鹃花正是典型代表。”王振孟介绍,贡嘎山的杜鹃花有61种3亚种11变种。高度上,有的为0.1至1米的灌木,有的则为5至20米的乔木;颜色有红色、淡粉色、黄色和紫色等。

  在展示馆内,除了各种栩栩如生的仿真动物模型,还有一些珍贵的实物标本,比如金钱豹、横斑锦蛇等。“金钱豹是森林生态系统下的旗舰物种,之前工作人员在巡护时发现一只死去的金钱豹,随后将其修复为标本。横斑锦蛇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爬行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蒋勇介绍。

  多类型互动体验

  感知贡嘎山生物多样性脉搏

  为摸清、保护好贡嘎山自然资源,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了红外相机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动物调查和科学监测,目前,已拍摄大中型兽类29种、鸟类35种。值得一提的是,在贡嘎山西坡大石头的红外相机监测点,雪豹、喜马拉雅旱獭、野猪等动物都曾在此“光顾”。

  展示馆精选了一些动物在大石头的“自拍照”,并讲述了背后的故事,其中雪豹和金钱豹的“相遇”尤为特别。

  “雪豹一般在高山地带活动,而金钱豹是典型的森林动物,栖息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森林里。它们一般不会相遇,但在一天内都在这里留下了‘自拍’,有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全球变暖,金钱豹向高海拔地区迁移,雪豹活动空间被挤压。”杨义东说。

  在展示馆,布设了不同形式的互动展项,结合翻板、转筒、三面翻等的机械类互动展项和AR讲解、数字沙盘、MG动画、三折幕沉浸式剧场等多种数智化互动展项,全方位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感,真实感受贡嘎山物种之美。

  “观众在了解完不同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特征以及背后故事后,可以进行深度互动、沉浸式科学探索,翻动翻板或者扫描AR,就可以了解到许多有趣知识,比如啥动物是胸挂‘新月’的‘黑瞎子’,啥动物性情孤僻有‘社恐’等。”展示馆设计师狄玺龙介绍,在展示馆外,还设置了自然教室,开展相关研学活动,进一步拓宽观众视野。

  记者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展示馆是甘孜州首个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展示馆,目前接受群体预约参观。依托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本底资源,未来还计划打造一处自然教育基地,引导更多人了解贡嘎、保护贡嘎。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