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中国原子城。张鹏 摄
红色,是这片热土最耀眼的底色;厚重,是这片热土力量的源泉;高地,是这片热土精神的升华。
这里有中国原子城之称,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这里便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
上世纪60年代,一批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来到这里开始了新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工作。翻阅那段历史,难忘那些可亲可敬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作出贡献的人们,是他们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造就了昔日原子城的辉煌,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西海镇位于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北岸、浪漫而美丽的金银滩草原。得益于厚重的历史和优越的区位条件,这里备受“环湖赛”青睐,创立以来成为赛段城市“常客”,同时还是许多自行车爱好者环湖骑行的起点和终点。因此,西海镇对于“环湖赛”以及青海自行车运动开展都有着极高地位。
盛夏之际,2024“中国工商银行杯”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让高原小镇再次感受骑行力量,让红色小镇再次焕发勃勃生机,“两弹一星”精神与体育赛事精神在美丽的金银滩草原交相辉映。
请进来,不断推动红色研学业纵深发展
7月6日至8日,南方科技大学组织23名学生到海晏县中国原子城青少年红色研学营地,开启“赓续精神谱系弘扬科学家精神”社会实践研学之旅。研学团队前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刚察仙女湾等地开展实地研学,通过实地踏访、亲身体验,感受“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221基地一分厂参观学习时,学生们认真聆听每一个故事,深刻感受老一辈科学家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为了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尊严,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核事业中的崇高精神。
“参观原子城纪念馆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之旅,我感受到了中国在核科技领域的艰辛探索与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用生命守护国家机密资料的事迹,更是深深触动了我,使我深刻体会到‘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中国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不懈努力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南方科技大学学生陶思晗说。
寻访红色足迹、瞻仰革命遗迹、倾听红色故事,漫步金银滩草原,体验一场“沉浸式”研学课堂、制作一幅“倡新风”河湟剪纸、接受一次“片中人”警示教育、组织一场“学楷模”主题党日、分享一段“治沙土”感人事迹……一场场研学活动在海晏县全域各特色文化集群场馆如火如荼开展。
聚焦打造精神高地,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科学家精神、丝路精神,全力推进红色教育和研学,以“省州共建”方式建成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作为全省“唯一”入列全国65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和州县党校,去年以来累计开展3天以上红色教育培训班470期8.8万人次。
倾力打造同宝山国防教育和红色革命研学基地,争取到西部战区实物支持,同宝山旅游综合服务体验馆、观景台索道站及同宝山空军守卫部队遗址复原建设等方案通过国家文旅部景观质量评审,去年以来5万余人次到同宝山接受红色教育。积极争取省内外7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挂牌红色研学基地,去年以来1607家单位、7.9万人到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开展青少年红色研学151期1.5万人次。
投资1.45亿元启动中国原子城青少年红色研学营地(国家级)建设项目,并通过省级研学营地评审,红色研学已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生动课堂。同时,整合政法系统、群团组织培训资源,建成政法干部、统战干部培训中心和群团干部培训中心,开展红色教育的机构、设施更加完备,接待能力大幅度提升。
走出去,持续扩大中国原子城的知名度
位于西海镇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以丰富的展品、翔实的史料、专业的讲解,展现了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光辉历史,是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忆往昔峥嵘岁月的不二选择,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前来感悟缅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阵地作用,用活红色资源,拓展教育功能,打造宣讲品牌,持续在对外宣传推介原子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上下功夫,取得显著成效。
5月10日至17日,6月15日至18日,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带着精心创作、细心打磨的主题宣讲《永不褪色的金银滩——“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分别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学院等高校,为广大师生奉上集党史、文物、教育为一体的精品思政课。
除主题宣讲外,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还把《“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国原子城历史图片展》带进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120余张馆藏革命文物和珍贵历史图片,全面系统展示中国核武器事业抉择决策、基地建设、研制、实验、生产的全过程,生动展现“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传承创新和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淬炼形成的全过程。
“这堂思政课很精彩,很有教育意义。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12位在北大工作和学习过,我们再次聆听前辈们在金银滩为国防事业奋斗奉献的故事,倍感亲切。更加厚植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激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成长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团委书记张帆感慨到。
“2012年以来,先后赴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宣讲报告380余场,受众33万余人,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我们将继续以宣传弘扬红色文化为己任,推出更多更好的宣教品牌,延伸宣教触角,扩大宣传力度,提升展示水平,在阵地教育和阵地外宣教上齐发力,扩大中国原子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馆长马清芳说。
2023年11月14日,海晏县首部原创红色题材话剧《金银滩》在西宁青海大剧院成功首演,当晚线上线下总计观看人数近10万人,总点赞人数破百万,引爆收视热点,掀起讨论热潮。同年12月11日至29日,《金银滩》来到山东省临沂市及下辖的6县区进行巡演,让“两弹一星”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强起来,奋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海北州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牵引,高标准实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统筹做好红色文化挖掘、红色资源开发、红色研学教育、红色文物保护工作,倾力打造“中国原子城”红色文化品牌。
投资2493万元建成集声光电等沉浸体验模式为一体的221基地一分厂陈列展示馆,自2023年8月1日试运行以来,累计接待红色研学、游客3万余人次。2020年以来,累计落实资金2371万元,将三分厂打造为“红色研学和军警民集训基地”,2023年2万余人到这里开展红色研学和教育培训。印制基地旧址30个文物点图册、18个厂区及4个生活区图册、基地旧址空军守备部队16处遗址分布图册。截至目前,221基地18个厂区、2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有8个厂区共12个文物点得到“活化”利用。
坚持文化风貌整治与221基地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一体推进,突出红色文化、生态基底、旅游定位、民族特色,先后整合投资5.8亿余元,实施市政基础设施、纪念园改造提升、高原美丽示范城镇建设、城镇风貌整治、西海交旅融合综合服务体等配套项目17个,建成的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和“修旧如旧”的221基地总指挥部、西海影剧院、纪念碑等旧址建筑群彰显着红色文化底蕴。改造后的西海镇集贸市场步行街和遍布各个街区的红色风貌建筑,统一安装的道旗、精心设计建设的党史一条街、221广场等公共场所安装的红色文化图标雕塑等,极大地增添了西海镇的红色元素,形成处处展示红色基地形象,处处感受红色教育的浓厚氛围。
海北州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坚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红色旅游品牌,打造了“中国原子城探秘之旅二日游”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神秘原子城·大国铸剑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列入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梦幻海北”红色文化体验之旅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金银滩草原入选“中国红色草原”,金银滩—原子城—同宝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持续稳步推进,海晏县入选全省唯一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红色文化旅游呈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和强劲的增长势头。
厚积薄发,海北这片热土乘着农牧、体育、文化、旅游、商业“五业”融合发展的东风,正以开放的姿态散发出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