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健康先行,让高原百姓有“医”靠

——高质量发展区域调研行·果洛篇(下)

发布时间: 2024-07-15 10:46:00 来源: 青海日报


果洛州人民医院NICU病区里医护人员精心照顾新生儿。亚君 余晖 摄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气候条件恶劣、人居环境艰苦,面对医疗服务半径大、医疗基础底子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如何让牧民群众获得更优质医疗资源?又该如何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从“组团式”帮扶到青南支医计划持续开展,从果洛州人民医院新增超声远程实时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到甘德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启动,再到9家乡镇卫生院积极推广运用中藏医适宜技术……从州级医院到县级医院再到乡镇卫生院,果洛州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如今,果洛州医疗卫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细,基础性医疗服务做得扎实,对疑难复杂病症的治疗不再“望洋兴叹”,人才培养逐步由“输血式”到“造血式”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康步伐坚定向前。在这片雪域高原上,人人享有安全、便捷、价低的医疗卫生服务。

  练好基本功——

  就医不跑路看病不发愁

  “稍等一下,诊室里又有病人等着呢,我得去上个门诊。”在久治县智青松多镇中心卫生院,一早上的采访时不时被打断,副院长李加才让不停进进出出办公室,照顾来看病的人。李加才让说:“看病的人多了,说明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上去了,牧民群众相信来这里能减轻他们的病痛,甚至完全医好病,群众满意是我们最高兴的。”

  除了常规的检查、诊疗外,智青松多镇中心卫生院将传统中藏医结合,摸索出了符合实际、疗效明显的特色中藏医诊疗模式,在传统的藏医外治理疗的基础上引进中医理疗综合性技术特色理疗,不仅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治愈率,还减少了患者的治疗天数。

  目前,智青松多镇中心卫生院已开展32种特色诊疗项目,尤其是针对高原慢性疾病,如骨关节疾病、高血压类疾病的治愈率、好转率不断提升,患者对中藏医综合理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基层卫生院已成为当地牧民群众就医就诊的首选地。

  今年86岁的智青松多镇宁友村群增老人患有严重的痛风,上肢肿痛久而不退,再加上年事已高心肺功能减弱,腹部和下肢也有明显肿胀,长期卧床不起。在入户走访中,李加才让了解到老人的病情后,通过半个月的中藏医免费治疗,使老人肿痛缓解,人也精神了许多,偶尔还能下地活动。回访中,老人的妻子竖起大拇指夸赞,对基层卫生院来说,或许这就是最好的褒奖。

  “以前,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少之又少,设备资源短缺,条件跟不上,再加上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长期患有关节炎、肺心病、妇科病的牧民群众也不肯来看,一拖再拖。现在,这种‘两难’的境地已不复存在,男女老少有病可医、有药可治。”甘德县青珍乡中心卫生院院长马文益如是说。

  同样,在青珍乡中心卫生院,不大的业务楼里每一间业务用房都被合理充分利用起来,门急诊、检验科、放射科、中藏医科、煎药室、综合病区、妇幼保健科、计划免疫科、公共卫生科、远程会诊室等功能科室相继设立,心电图机、B超、DR影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血球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也配置到位,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临近中午,卫生院放射科里,影像技师才仁巴丁忙得不可开交,“刚刚将患者胸部影像远程上报,确诊为肺炎,经上级医院指导,患者需要服药治疗。”目前,青珍乡卫生院拥有全州统一的HIS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远程会诊和医保智慧云系统,检查后就能确诊病情,家门口的便捷医疗服务让牧民群众少跑路、看好病,实现了“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

  走好进阶路——

  技术新突破服务再提升

  高原上,危重症孕产妇和危重症新生儿往往是需要重点守护的人群。2023年4月,在青南支医团队的指导下,果洛州人民医院妇产科成功救治一名罕见“完全性Hellp综合征”重症患者。

  针对地区实际,果洛州人民医院成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科室硬件条件和技术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22年,产妇分娩死亡2例,2023年,产妇分娩零死亡。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为高原牧区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又加上了一道“安全锁”。

  “作为医院建立最早的科室之一,儿科在三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中,为全州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NICU的成立,更是有效解决了一系列患病新生儿的救治,把新生儿死亡率降到了最低,能把生的希望带给更多家庭,我们日夜坚守是值得的。”儿科主任王志秀说。

  2023年5月,果洛州人民医院顺利晋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一方面是自身走得扎实,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上海援青团队和省内青南支医团队“组团式”的倾力相助。果洛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彭永智说:“‘一人包一科’的帮扶模式带动医院各科室共同发展,通过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门诊诊疗、抢救危重病人、手术带教、业务培训、远程会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从帮育人、帮技术、帮科研和帮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升医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能力。”

  纤维支气管镜检+肺泡灌洗、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高流量无创氧疗仪治疗肺水肿……一项项新突破,填补了医院多个技术空白。

  当然,进阶之路,不是一家独大,而是多点开花。对于医院的发展,上海援青干部、玛沁县人民医院院长朱鑫璞深有感触:“目前,医院累计引进、填补县域内医疗技术空白30余项,新增15项临床检测项目,包括神经外科在内的一些高难度四级手术数量实现‘零突破’,作为一家县级医院,我们对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充满信心。”

  2023年,玛沁县人民医院新增4级手术9例,是青海省内为数不多可以独立开展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关节镜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无痛支气管镜和无痛胃肠镜、且能实现“舒适化医疗”的县级医院。值得一提的是,本土医务人员加速掌握这些关键医疗技术,2023年11月,在果洛州首次开展完全由本土医师独立完成的无痛支气管镜下的异物取出术。

  脑梗死、心肌梗死、突发性耳聋、肺动脉高压等缺氧疾病严重影响着高原地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023年12月,在上海“组团式”帮扶下,果洛州第一个高标准高压氧中心在甘德县人民医院启动运行,有效解决了缺氧导致患病人群的治疗及康复问题,这不仅填补了全县高压氧学科的空白,也标志着甘德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迈上新台阶。

  “去年以来,果洛州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全州医疗卫生收入创历史新高,突破1亿元,从另一个角度说,医疗收入的增加,也反映出群众看病也在从能就医到就好医转变。”果洛州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育好专业人——

  为群众留下稳稳的“医”靠

  俗话说,事在人为,治病就医,还得靠人。人才留不住,曾是乡镇卫生院“卡脖子”的老大难。现在,除了绩效收入增加之外,更关键的在于,即便足不出乡,通过信息化培训,卫生院年轻医务人员也能很快实现业务水平的跃升。

  虽然政府财力有限,“留人难”的困难仍然存在,但在果洛州委州政府大力支持下,果洛州卫健委坚持原则不变、结合实际,通过按需招聘、住房保障、优化待遇并且依托“组团式”帮扶、青南支医、“小组团”帮扶等种种方式努力加大育人留人力度。

  “除了待遇好,不断学习积累和实践也让我对这份工作心生热爱和敬畏,每看一位患者的片子,我都有所收获。”才让巴丁说。分析总结疑难病例、传授胸部CT阅片方法、培训心脏彩超操作……在甘德县人民医院,上海“组团式”帮扶医生分专题手把手给医务人员培训,并组织全员讲课互学互鉴,同时,每年选派年青医务人员前往上海市同仁医院实打实跟岗学习,让他们快速成长。

  据了解,今年,果洛州人民医院共选派19名业务骨干分别赴上海瑞金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及青海省中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16人参加省级学术交流和培训会议。

  同时,引进优质专家资源,培育优势学科,让人才培养更常态化,设立了“陆颖理专家内分泌科工作室”“李琴名医工作室”,充分发挥专家引领带动作用,开展双向转诊、技术交流协作、远程诊疗、专科联盟,努力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学科,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

  通过“组团式”帮扶,玛沁县人民医院成功探索出一条在高原艰苦边远地区“医疗人才本地造血”的新路子,“师带徒”培养的本地医院管理和临床医疗本土人才有18人,尤其是重点培养出了一批包括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病理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支气管镜室紧缺医疗技术人才。

  “全院医务人员职称晋升人数已达56人,培养出玛沁县历史上第一位主任医师,新增2名副主任医师,新增2名主治医师和4名主管护师,我们以‘带土移植’的理念,逐步在实现从人才‘输血’到自主‘造血’的转变。”朱鑫璞说。

  记者手记: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孩子感冒好几天了,家里备的常用药吃完也不见好,现在乡上卫生院看病很方便,挂了号先给孩子检查一下。”“每次到省城大医院看病,至少得花两三天时间,像妇产科、心脏彩超这类检查,更是要提前预约排队,现在在县医院,小毛病问诊开药一会就好了,碰上住院治疗,报销比例也相当高。”

  采访中,无论是在乡镇卫生院还是县、州级医院,遇到的每一位看病就医的群众,都对当地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称赞有加。

  曾经,“看病贵、看病远、看病难”是高原牧民心里的硬疙瘩,求医路上的绊脚石。如何让高原牧民在当地就近也能享受到城市里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给基层医疗机构的一道必答题,“帮扶”和“自力”,“两条腿走路”便是答案。

  在果洛采访期间,我们了解到,久治县智青松多镇中心卫生院抓好基本业务内功,2023年,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100%全覆盖,为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连续性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融合性”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家庭医生对居民首诊制度,跟踪患者治疗过程,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

  而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人民医院则通过建立起玛沁县人民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包括远程会诊、远程影像、心电、超声、病理、手术指导等在内的远程医学项目,将上海的优质医疗专家资源对接到县医院的大屏上,一项项疑难杂症就此讨论化解。

  更为先进、便捷的是“移动医疗一体车”,可以让上海的医生实时查看这家2700公里外县级医院的X线、CT以及磁共振等影像检查资料。“AI辅助诊断软件+影像专家双复核”也确保了诊断的更准确和高效。“移动CT远程智能专家影像会诊”让当地群众不出玛沁县就能享受到上海的影像诊断服务,让“设备能跑路、信息多跑路、牧民少跑路”成为了现实,带动了玛沁县人民医院影像技术与诊疗水平的提高。

  守好群众的健康,关键在基层。多日的采访,记者看到,在果洛州的乡镇、县城越来越好的医疗条件和服务质量,让当地群众“兜紧张、有病扛”的状况彻底扭转,小病有村医,久病乡镇看,大病上县城,稳稳的“医”靠,让群众健康有保障。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