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省文旅厅供图
正值青海最美的季节,从民族文化到红色旅游,从三江源头到盐湖风情,一个个网红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这个夏天,很多人的朋友圈一次次被“大美青海”刷屏。
青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一批世界级的高品质生态旅游资源。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使青海既有终年积雪的冰峰,又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既有坦荡无垠的茫茫戈壁、沙漠,又有桃红柳绿的河湟谷地。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等各类资源一应俱全,各展风姿,构成了一幅幅原始、纯净、雄浑、壮观、神奇的秀美画卷。
生态是青海旅游的“王牌”。回首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和在青海考察时,赋予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为青海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根本遵循。
青海以改革创新为手段,破除体制机制难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找准路径、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提升生态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作为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青海省政府、文化和旅游部成立部省共建领导小组,联合印发了《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2022年8月,召开部省共建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对各项重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2023年,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创建中的难点堵点,进一步捋顺发展体制机制问题。
青海坚守生态底线,重点打造青海湖、祁连山、清清黄河等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品牌,加快推进金银滩-原子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构建旅游市州、旅游县区、特色旅游乡镇、重点生态旅游乡村四级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
同时,打造“以省际环线为框架、省内环线为支撑、特色主题线路为补充”的精品环线体系,优化线路进出口设计,畅通循环。并将文艺创作、公共服务、非遗传承、文物利用等文化类资源融入旅游环线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促进“快进慢游”。青海用优质宝贵的文旅资源塑造高品质高标准的“诗和远方”,努力打造具有高点站位、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如果说,资源禀赋是先天赋予青海的“金山银山”,那么党中央、国务院对青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海人民的关怀厚爱,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旅游的科学谋划和高位推动,则为青海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6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青海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有效集聚资源要素,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为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不断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文化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青海从引以为傲的绿色生态入手,以生态和谐之美亮相国际社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示青海生态发展建设新成果,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充分发挥生态价值,履行生态责任,大力推进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夯实基础、优化环境,推动文旅产业新发展,实施祁连阿咪东索、海北原子城纪念馆改造提升等32个旅游领域项目,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一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紧盯目标,迈出文旅发展矫健步伐。青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创建青海湖示范区破题开局,围绕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西宁市国际生态旅游中心城市建设,打造环青海湖生态旅游精品环线,依托全省生态旅游资源,优化推出多条生态文化旅游带,加速形成“一芯引领、一环示范、多带串联”的生态旅游发展。
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质提升年”为契机,加快推进金银滩-原子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构建旅游市州、旅游县区、特色旅游乡镇、乡村旅游重点村四级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新评定A级旅游景区38家,新增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9家。“天境祁连”“河湟民俗文化”等11条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文化和旅游系列活动快速“破圈”,传统民俗悉数回归、国潮风文创市集遍地开花……在文化和旅游的赋能之下,青海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近年来,青海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新业态,建设国家级生态旅游线路和风景道,寻求绿色发展和旅游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红安介绍。
6月,祁连草原宛如仙境,如珍珠般的藏系羊散放在绿草甸上,远处风机转动若隐若现。这是绿色有机农牧业蓬勃发展的写照,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7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北纬37度星空营地景区,吸引了不同地方的“追星”爱好者来到这里,这个茫茫戈壁深处的景区,从2019年起经人们口耳相传,已成为网红打卡观星地。
碧波荡漾青海湖、“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多彩翡翠湖、祁连山下好牧场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不仅如此,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援青等机制,青海这一千百年文化交融的“生态净地”,愈发被世人关注、引全球瞩目。
一直以来,青海坚持一边保护生态环境、一边开辟绿色发展通道,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成现实。今年上半年,青海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0%,青海生态旅游发展方兴未艾、势头正劲。
挖掘生态旅游潜力,构建共融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旅发展新模式,打造令人向往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还在积极探索……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