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在若尔盖听一位护河员讲述“黄河故事”

发布时间: 2024-08-16 09:03:00 来源: 华西都市报

2022年,阿坝州开展大规模的植树种草行动,黄河护河队参与其中。 受访者供图


2024年8月6日,作玛木向游客介绍黄河保护情况。 杜江茜 摄


2021年5月,若尔盖县黄河护河队成立,这也是全省首支黄河护河队。 受访者供图

  藏族小伙作玛木总觉得,不管走得多远,只要看见黄河,就是回家了。他是标准的高原孩子,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是他的家乡。他在这片黄河流经的大草原上长大,学会骑马、放牧,任由炽烈的阳光将皮肤晒得黝黑。18岁那年他参军入伍,沿着黄河离开家乡,守护的是同样有黄河经过的地方。后来,他退伍回到家乡,结婚生子,又成为若尔盖黄河护河队的一员。

  “我在黄河边长大,又来守护黄河,这是命运,也是光荣。”今年是作玛木成为护河员的第3年,这支挂牌组建于2021年5月的队伍,最初由50名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藏族小伙组成,这也是全省首支黄河护河队。

  四川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地,黄河在阿坝州两进两出,横穿若尔盖、阿坝、红原、松潘四县,这四县也成为黄河上游最大的“蓄水池”。作为护河员,作玛木与伙伴常年沿着若尔盖县的73条河流、6个湖泊以及3个重要湿地的河湖进行巡护。全段巡护一次需要行走148.8公里,他们每个月基本要完整巡护一次,三年来,已经走了接近40次。

  于是,他见过每个季节的黄河,草原的动物随着季节变换,他觉得草原的味道都是不同的。他在见过四季流转之间,草原人家的改变后,似乎触摸到了自己一直以来想要寻找的平衡。

  但不管怎样,他都觉得,大河日夜流,真正改变的,其实是大家的选择,和内心的态度。

  黄河边上一家人

  8月的阿坝州有种拼命绽放的美。这是属于大草原的夏天,天阔云低,巨大的云朵软软绵绵挂在天上,仿若触手可及。郁郁葱葱的草场如同毛茸茸的地毯,绵延到天边。

  这也是作玛木与伙伴们最忙碌的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让草原变得热闹。人们在黄河边拍照,在草坪里露营,在黄昏一起等待夜晚的一场篝火晚会。作玛木已经很久没回家了,他要日常巡护,提醒游客们注意安全,还有草原防火、阻止不文明的行为……

  这也是他总会遇到惊喜的季节。月初,若尔盖的花湖边,曾在宁夏中卫当兵12年的他,听到了熟悉的口音,一问,果然是来自宁夏的游客。于是,两个粗犷的汉子一见如故。

  作玛木在部队服役时,随国家应急抢险队参加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救援工作,也作为维和军人去过刚果金维和。但他记得最清楚的,还是在宁夏沿着黄河巡逻的日子。到了夏天,西瓜成熟,训练后,满头大汗的他们走进瓜田,瓜农总是会在一番彼此推让后,才勉强收下他们的钱,然后笑着让他们随便吃,“黄河水浇出来的西瓜特别甜。”

  而这位来自宁夏的游客会感叹,在黄河上游,在若尔盖,他所看见的草原广袤之美、湿地平衡之美。他给作玛木展示自己在花湖边拍摄的照片,笑着说大家是黄河边上一家人。“最后大哥跟我说,谢谢能把黄河上游保护得这么好。”这让作玛木高兴了好多天,“因为这就是我们护河的意义呀。”

  这是一份让他觉得幸福的见证。他是草原的孩子,幼时家家都养牲畜。大家向湿地要草场,开着拖拉机去抽水。作玛木与伙伴放牧,然后骑着马去上学,“那时候学校还有专门的马棚。”

  渐渐地,孩童长大,他也见到了草原的“枯萎”,草越来越少,沙地越来越多,“踩上去能感到沙子在流动。”

  到现在,他很难说出转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他会记得自己的参与与见证。退伍后,作玛木进了若尔盖县消防队。他们会参与大规模植树,也会帮着修建生态堤坝,用石头用草,让湿地重新蓄水。2021年成立黄河巡河队的时候,他立马要求加入,“我也要做点什么。”

  令人庆幸的“枯燥”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份多么生动有趣的工作。

  这支护河队,到目前为止没有遇到过穷凶极恶的盗猎分子。他们收缴过最大的工具是捕鱼网,大概30米长,每2米还有一个方形钢圈连接。七八个队员跳到河里,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把捕鱼网拖到岸上,然后将网里的鱼一条一条小心翼翼地放回河里。

  他们救援的唯一动物是陷在湍流中的牛。那时候,也是小伙子们跳进水里,将绳子绑在牛角上,将牛拖回岸边。

  他们劝导在岸边洗衣服的妇女。当时一位阿姨正探出身子试着打捞漂在河里的上衣,但衣服越漂越远。队员们赶紧上前拦住,然后跳到河中捞起漂向下游的衣服。

  看似都是一些不算“轰轰烈烈”的小事,但作玛木觉得这是一份令人庆幸的“枯燥”,它的背后,是所有人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没有人盗猎,没有人伤害动物,在大草原上,人和动物都能自由伸展地生活。

  于是,这支护河队有了新的任务,那就是让这里越来越好。

  最初,他们发现黄河沿线的垃圾特别多。牛羊尸体、塑料袋、啤酒瓶……每次巡护,他们都能捡起成堆的垃圾。当队里两辆皮卡车不够时,他们就从隔壁村镇借垃圾车,据统计,2021年至今,队里捡了近七十吨垃圾。

  如何减少垃圾量?一方面,作玛木与伙伴不断向居民做宣传,并身体力行去示范,让大家别随意乱扔垃圾。另一方面他们发现,游客所丢下的垃圾,或许有景区垃圾桶分布不太合理的原因。

  “刚开始,垃圾桶大多设置在核心景点附近,其他地方则很少,游客找不到扔垃圾的地方,只能扔在地上。”于是,在护河队的建议下,景区加密了垃圾桶的摆放,随地乱丢的情况很快就缓解了。

  类似的,他们在巡护中发现岸线侵蚀严重,会上报给相关部门,提醒修复。甚至就连被救的那头牛,都让这些小伙子们思考,牦牛会掉进河中,或许是因为饮水点聚集在陡峭河岸边,容易被挤下去。

  于是,这些“隐患”被上报给当地政府部门,很快,河岸有了“防护罩”,牦牛们有了安全宽敞的饮水通道。

  “水、人、动物、草原……都有聚焦和思考。”对于这支黄河护河队而言,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都让他们沉醉其中。

  使命光荣

  曾有游客形容,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这样从微小中发现变得更好的细节。而对于作玛木而言,在反复用双脚丈量之下,他已经能察觉出这里最细微的改变。

  “这里每个时间都是不同的味道。”作玛木形容,出太阳时,草原有种被晒干的干爽,那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质。快下雨时,温热带点潮湿。而起风时,凛冽干燥的味道中,有种能将一切吹倒的力量。

  更多的改变是清楚可见的。就在今年7月,中国科学院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全面投入使用。研究站将围绕高寒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生物资源利用、区域生态修复及可持续发展等,系统开展定位监测、科学研究等。作玛木觉得,这意味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被应用到这片高寒湿地的保护研究中。

  同样,他也见到了身边的改变。“几乎很难找到乱丢垃圾和私下挖药的村民了。”在作玛木看来,这个逻辑很简单,要让居民们改变原本放牧为主的生存模式,就需要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

  于是,当地有了畜牧产品的深度加工,更加高效的养殖方法被推广。此外,文旅产业、环境教育和红色旅游……每一项举措的背后,都是保护和发展之旅上的努力跋涉。

  身处其中,作玛木也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点。刚开始时,村民们都着手搞民宿、做旅游,效益好的一年收入几十万元,但是渐渐的,同质化竞争下,大家的收益都下降了。

  于是,脑瓜子灵活的村民开始想要改变。有人依托当地民族特点,着力于藏族特色习俗的重现,也有人将露营的平台修得更好,服务更具针对性。

  “一下子收入差距就拉开了。”作玛木觉得,大家都在思考,然后做出最好的选择,不管是选择坚守一份职业、守护一方山水,还是选择一种生活。

  有已经被感知的变化,也有正在缓缓沉淀的努力。

  2022年,阿坝全州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种草行动。按照安排,黄河护河队承担了黄河岸边约20公里预挖树坑的任务。

  彼时,由于施工地距离县城有100多公里,护河队近一个月吃住都在黄河边上,每天从早上7点干到下午6点,就地埋锅做饭,晚上就睡在帐篷里。到如今,他们已经种植了30多万棵树。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或者是现在。”作玛木充满期待,等着小树长大,黄河更清,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

  而他,在其中经历了自己最喜欢的人生。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