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生芳在窑洞砖房前向记者讲述过去的故事。才贡加 摄
8月2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原西藏自治区驻格尔木汽车修配厂的一排排窑洞前,一位老人走走停停,时而摸摸坚实的墙体,时而推开已没有玻璃的窗户。
老人名叫景生芳,是原西藏交通厅驻格尔木运输总公司运输总站雁石坪站退休职工。如今身体硬朗的他,每天都要在居住的小区周边走上几公里,虽说格尔木已是高楼林立、花海溪流、四季分明,但老人最惦念的还是眼前这一排排上世纪50年代的窑洞砖房。“这些拱顶窑洞式的砖房是当时慕生忠将军带人设计建造的。只要这些老砖房还在,我的青春就在。”老人触景生情。
1959年,景生芳从陕西榆林来到格尔木,一年后他进了农场开垦土地,种下萝卜、白菜、土豆、青菜。为了菜地不被风沙吞噬,他给每一块菜地垒上了土墙子,在农场的3年时间里,他不仅学会了种地,还会给菜地防风抗沙。
后来,景生芳被分派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雁石坪镇运输站,一干就是20年。“运输站是为过往司机提供吃住的地方,相当于高速公路的服务站,不过条件要简陋得多。”他回忆起当年在雁石坪的生活。
雁石坪镇是沿青藏公路由青海进入西藏的第一镇,平均海拔4721米、年平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氧气含量仅是其他城市的50%左右。
关于雁石坪的来历,一个有趣的传说是:因为气候恶劣,大雁从这里飞过时,被冻成冰块掉下来,砸成一小块平地,所以叫雁石坪。
景生芳在运输站担任炊事班班长,每天带着二三十名炊事员做饭,保障过往司机吃饭住宿。在运输站工作20年的他,见证了青藏公路沿途修路方式的变化。早期修路要在路上铺砂面石,因为没有机械,主要靠人力肩挑背驮,将石料运到路上,一锤一锤敲打成颗粒状后,再用木轮车拉到各路段用于养路。一个道班十公里,平整路面时,大家给毛驴套上四个轮子,将长长的板子绑在两个轮子上,赶着毛驴来回在路上走,把路面刮平。
“在高海拔地区长时间弯着腰,拿着锤子一点点敲打碎石,真不容易啊!”景生芳感慨,到了上世纪70年代运送石料就有了手扶拖拉机,再到20世纪末,小型机械化养路工具开始服务于公路硬化和养护。
不仅如此,让景生芳印象深刻的还有过往车辆的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的大解放到80年代的东风,再到90年代的日产五十铃。他说:“西藏驻格尔木办事处最早有50多辆五十铃,后来增加到100多辆。那个时候,还有从捷克引进的小依发和苏联制造的卡玛斯,都是大卡车。”
景生芳看来,虽然运输队和道班的工人没有经历过战场上的冲锋陷阵和血与火的洗礼,但高寒缺氧、生活的艰苦和寂寞,同样是摆在他们面前的艰巨挑战,他们也是英雄。
有一次,一辆解放车不慎跌入距离运输站不到2公里的河流里,刚要做饭的景生芳赶忙召集同事赶往事发点。虽是夏季,但雁石坪的河水依然刺骨,面对落水人的呼救,大家义无反顾跳进水里救人。当时伤势最严重的管线兵的腿胫骨刺穿皮肉露在外面,鲜血染红了周围冰凉的河水。
景生芳和同事把落水的人一个个抬回运输站悉心照顾,并联系伤者所在单位,及时将伤员送往格尔木市救治。类似这样的救助,还有很多次,车陷在泥地里,他带人去推车;大雪封路,他和大伙儿便给堵在路上的旅客免费发馒头……
站在一排窑洞砖房前,景生芳感慨:“看着老砖房如同看到自己的青春,虽说青春已逝,但是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从修筑到畅通的几十年间,所形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一直在激励着一代代人攻坚克难、奋勇拼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