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士(左)与村民在一起。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海洋 摄
两年聘期才过半,张藜山已决定写续聘申请:“服务期满后,申请继续担任交纳村‘博士名誉村长’。”村里有什么吸引力?
位于达曲河西岸的雅德乡交纳村,距炉霍县城12公里。2023年8月,四川省甘孜自治州炉霍县借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引进21名“博士名誉村长”,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博士张藜山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名誉”,就是没有组织关系,没有工资待遇,只有在炉霍县期间的工作补助。工作职责却不少:参谋助手、策划员、服务员、宣传员……目的就一个:让各领域的博士人才,发挥所长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在村委会旁一处工地上,记者见到了这位“名誉村长”。乍一看,俨然一位当地人,身形挺拔,脸和胳膊晒得黑亮。直到听到那口川东口音,记者才分辨出这是一位外来人。
交纳村有153人,村民大部分不识字,不会说普通话。别说博士,村里连个本科毕业生都没有。
成都到交纳村,往返将近1200公里。这样的路,张藜山一年走了8趟。第一趟,他走访了35户居民,村里电线杆和电线老化、磨坊整改、修放牛棚、修桥、村里小路拓宽……这些问题,他一一提出建议对策,建立台账;结合自身专长,他特别考察了全县的电商发展和炉霍县倾力打造的雅德乡红心谷旅游产业建设项目等,形成数千字的报告。第二趟,他当起“讲师”,为全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培训如何用创新思维赋能农商文旅项目。
真正发力是在2024年。5月,高原才刚开春,他带着省汽车产业协会和房车协会的合作伙伴,来红心谷考察房车营地建设,为景区捐献摆渡车;邀请3家企业来考察当地的俄色产业,初步达成俄色中药饮片数百万元的投资意向。
县里干部评价,他把“名誉”做成了“实职”。“做了这些事,对得起‘名誉村长’的头衔了。”记者问,“为什么还要主动续聘?”
“因为村里有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也需要交纳村。”张藜山说,“因为在这里,我的学识有了用武之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