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将军楼,承载时代记忆与奋斗精神的神圣殿堂

发布时间: 2024-09-19 11:13:00 来源: 青海日报


筑路忠魂雕塑。


将军楼内会议室。


展厅内游客参观。马振东 摄

  9月的格尔木,天空湛蓝如宝石,澄澈而高远。阳光洋洋洒洒地倾落在将军楼公园的每一处角落,宛如一部凝固的史诗,于岁月的长河中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踏入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将军楼公园,那筑路忠魂雕塑仿佛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巨人,以雅丹地貌的风蚀效果工艺精心雕琢而成,每一道纹路都像是被时光的风沙磨砺过。慕生忠将军就站在那里,表情坚毅如磐石,挥舞的手像是要劈开岁月的迷雾,指引前进的方向。一旁的工程师邓郁清先生目光炯炯,透着智慧与果敢。

  雕塑中,曾经的简陋的工具一一呈现在眼前——那铁锤上,似乎还残留着撞击山石的余温;铁锹的刃口,仿佛还沾染着泥土的气息;十字镐的木柄,已被磨得光滑发亮……

  当年,就是凭借着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工具,在短短7个月零4天内,筑路大军如勇士般将青藏公路格拉段1200多公里全线修通,那是一条用汗水、热血甚至生命铸就的通天之路。

  继续前行,公园主建筑——天路纪念塔高高耸立,高达39.16米,宛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它光滑的塔身与有枕木的两边,就像是一段被凝固的历史,一边是青藏公路,一边是青藏铁路,那3916公里的里程,每一公里都写满了故事。塔上方的红色祥云,像是被烈士们的热血染红,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那是柴达木经济腾飞的希望之火,也是格尔木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生动写照。塔底座的青藏两省区缩略版图标注着重要路线信息,仿佛是一张神秘的地图,引领着后人去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穿过流水小桥,将军楼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一片绿荫之中。作为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将军楼始建于1956年10月,它是格尔木的第一座楼房,分为主楼、副楼、旧址大门三部分。主楼那庄重的模样,仿佛还回荡着当年青藏公路管理局召开会议的声音,每一扇门、每一扇窗都见证了青藏公路后期养护及青藏铁路前期勘测等大小会议的热烈讨论。

  原青藏公路管理局大门旧址虽已破旧残缺,但正面镌刻的诗词《满江红》,一个个苍劲有力的文字仿佛在呐喊,在诉说着壮志豪情,字里行间的豪迈之气扑面而来。

  将军楼的一楼是仿窑洞式建筑,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庄严的氛围。办公桌上那简单的办公用品,似乎还留有当年的印记,那是他们为梦想奋斗的痕迹。

  墙上方的格尔木至拉萨段缩略版图清晰地展示着青藏公路修建翻越的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4座大山,高耸入云的山峰仿佛在云端诉说着当年的艰难险阻;跨越的楚玛尔河、通天河、沱沱河3大河流奔腾咆哮着,似在吟唱英雄的赞歌。

  从将军楼出来,远远看见青藏公路纪念馆外形如一个“山”字,稳稳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契合格尔木位处昆仑山脚下的位置。

  第一展厅里,那丰富的资料如同一幅幅画卷,围绕着“一位将军、一条公路、一个奇迹、一段历史、一座新城、一种精神”徐徐展开,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都在讲述着格尔木发展历程中那些动人心弦的故事。

  第二展厅中的实物和图片仿佛是从历史长河中打捞上来的珍宝,展示着公路修建、城市发展以及将军随身的物品,每一件物品都带着历史的温度。

  纪念馆两侧浮雕上,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他们在青藏公路与铁路的修建过程中挥洒着汗水与热血,共筑了一条民族团结之路,每一个身影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格尔木的发展历史中,慕生忠将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他为无名地方取名,其中,风火山、不冻泉、开心岭等地名,都源于他的“杰作”。雁石坪山下有一片旷野,名叫“韩滩”,那是他对为修筑青藏公路累病而逝世的宁夏穆斯林驼工小韩而命名的地方。

  当年的“格尔木”仅是地域概念,将军一句“我们的帐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格尔木”,如同一道曙光,赋予了这座城市新的生命与灵魂。

  展柜里复制的刻有“慕生忠之墓”的铁锹,仿佛还带着将军的体温,彰显着他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生活展区的泥塑墙面,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像是一部无声的电影,展示了将军艰苦奋斗的一生。他的生活用品,每一件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都诠释着一种精神。

  那墙上的星星点点,如同筑路战士们的眼睛,在夜空中闪烁,他们的精神如同一座座灯塔,永放光芒,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将军楼,它不只是一座建筑,它是一座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与奋斗精神的殿堂,是历史长河中一颗永不磨灭的明珠,是值得人们永远敬仰与铭记的神圣之地。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