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秋时节的九寨沟,由于今年的雨水偏多,一年一度“彩林漫漫、炫雅妩媚”的景象还未到来,满山的苍翠欲滴下,零星点缀着金黄、火红的色彩,仿佛夏天还在驻留,而游人的体感温度早已进入秋天。
九寨沟是大自然的馈赠。无论是2亿多年前的板块构造运动,还是大规模的冰川运动,亦或是经年累月的钙华沉积,在漫长的时光里,流水、钙华和生物等更为柔和的力量,对九寨沟进行着一次次精细的雕琢,最终呈现出一个如梦似幻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景区内的树正寨和树正群海。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羊峒番内,海狭长数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岚。”在当地县志记录中,九寨沟有数十里之长的高原湖泊风光。
从高空中俯瞰,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查洼沟3条主沟呈不规则的“Y”字形躺卧于九寨沟起伏的峰峦之间。数以万计的游客散落在绵延40多公里的狭长沟谷内,却并不显得拥挤。
游客在九寨沟景区内的五花海观光。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搭乘观光车一路来到“Y”字形的最顶端,向下依序游览,层湖叠瀑接连映入眼帘。湖蓝、碧蓝、青绿……五彩池、熊猫海、老虎海、五花海等颜色各异的“海子”镶嵌在峡谷之中,珍珠滩瀑布、树正瀑布等掩映在密林间。江山长卷徐徐铺开,奇景尽现。
九寨沟景区内的老虎海。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江苏林女士的新婚蜜月之行便是来到九寨沟,她特意租了传统藏族服饰、化上了特色妆容,站在五花海的栈道上,身后是碧蓝湖水,身侧是林影婆娑。“在这么美的景色之下穿上民族服装,我想拍出来的照片一定很美!”
游客在九寨沟景区观光留影。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今年国庆假期,九寨沟景区连续4天客流量达到景区最大承载量4.1万人。“2019年我们就对沟口立体服务设施进行了提档升级,验票闸机从8个增加到32个,经过不断运转、测试,目前即便达到游客量最高峰,最多等待30分钟,就可以坐上观光车进沟游览。”九寨沟管理局副局长杜杰补充道,“马上要到来的彩林季,又将迎来一个旅游高峰。”
这是冬季在九寨沟景区拍摄的诺日朗瀑布形成的冰瀑景观。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九寨沟景区“人从众”的背后,曾经也经历过很长一段“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时光。经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林木经济”时代,九寨沟才被人所知。此后,随着上级部门禁止采伐森林和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并允许九寨沟有限度地发展旅游,“童话世界”才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如今,随着川青铁路成(都)黄(胜关)段的开通,开往黄龙九寨站的动车组几乎列列爆满,“3小时游九寨”“特种兵一天来回打卡九寨沟”成为社交媒体上九寨沟旅游攻略的新标签。
一列动车驶入川青铁路黄龙九寨站。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是乘坐汽车,一路走了8个多小时,摇摇晃晃整个人都快散架了,但当看到九寨沟的那一刻又觉得一切都值了。”已经是第三次来九寨沟旅游的广州李先生满脸笑容地分享着自己的经历,“第二次是2013年坐飞机来的,今天是第三次,正好赶上开通动车,从成都出发3个小时就到九寨沟沟口了,方便又舒适。”
游客在九寨沟景区五彩池观光游览。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通过九寨沟景区的智慧旅游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同步的数据,游客可以在订票系统上随时查看当日和未来一周的游客购票情况,自主选择前来游览的时间。“淡季不淡,旺季延长”正是常跑九寨沟景区线路的导游马金彪最真实的感受,“即使处于相对的淡季,比起往年的游客量已是‘翻几倍’的水平,淡季也变旺了。”
九寨沟县神仙池景区内的高原湖泊和钙化池。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当前九寨沟县构建以九寨沟景区为核心,以神仙池、爱情海、甲勿海熊猫园、金猴谷四个景区为引领,以中国绿发华美胜地等三个度假区为依托的‘1+4+3’旅游格局,深度推进产业融合,加快建设‘生态九寨’最美风景线,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九寨沟县委书记李为仁说。
九寨沟景区内的长海。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不再遥远的九寨沟,继续讲述着春夏秋冬的“童话故事”。
记者:王曦、周以航
海报/视频:王曦
策划:王黎
新华社国内部、四川分社联合制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