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之一粟,然而,人的一生又能有几个25年?参加工作25年来,她用老黄牛精神诠释了幸福的深刻内涵:群众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25年来,她在司法为民实践中留下人生闪光足迹:2021年被评为云南省公证协会党委“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3月被评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她就是维西县公证处主任、维西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卉兰。
当先锋,法律援助暖人心
2024年9月14日上午,一位名叫和志林的老人在其女儿的陪伴下来到维西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室。老人紧紧握住李卉兰的手激动地说:“我是来感谢你们的,你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想不到,这么快帮我打赢了官司,还落实了退役军人的优抚政策,我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这样的事例在李卉兰的工作中比比皆是。25年来,李卉兰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默默耕耘在服务群众的岗位上,用心血和汗水赢得群众满意的微笑。2024年1月至10月,李卉兰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45件,其中民事33件办结16件,刑事12件办结8件。已办结案件的电子卷宗录入率达90%以上。
创一流,创新模式增效能
“太感谢你们了,你们不仅热情地为我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还帮我写了诉状。”2024年10月18日下午,傈僳族中年妇女李某某手捧《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感激涕零地对李卉兰说。
李某某缘何心生感激之情?一言以蔽之:《维西县律师驻点服务制度》使法律援助无门槛,服务群众有温度。
这是维西县法律援助中心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能的一个缩影。
李卉兰担任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以来,将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力争为当事人提供最满意的法律服务。2024年以来,在上级司法部门的支持下,李卉兰扎实推进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突出法律服务惠民利民效果,不断做实做细法律服务各项工作,打通法律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建设平安维西创造了更加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法律服务环境: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实现了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开展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完善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已覆盖全县村(居)委会,形成全方位、多模式的法律服务网络。
此外,李卉兰通过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审批环节等措施,提高了办事效率。在推广便民措施方面,首推“值班律师”“律师驻点服务”等便民措施,为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群众在寻求法律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落实各项改革措施中,李卉兰总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她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不管白天夜晚,无论周末还是黄金周、节假日,她都豪无怨言,一心一意投入工作,使当事人和同事们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的温度。
竞风流,群众利益高于天
2018年,李卉兰不顾亲人、医生和同事的劝告,带病跋涉100多公里,历尽艰辛,赶往施工一线参加多个现场监督案件,其中包括维西县巴迪乡华能澜沧江里底水电站珍稀土著鱼增殖流放活动,其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李卉兰通过做好每一件服务群众的小事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将主要精力倾注在办理普通种类的公证案件和解答法律咨询的工作岗位上。2019年以来,李卉兰共参与办理公证案件1713件。
有人这样问李卉兰:“你为什么能够赢得群众的好口碑?”李卉兰回答:“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把你当亲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