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拉萨市探索草牧业发展新路

王莉 李鹏 发布时间:2017-12-26 12:52: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西藏畜牧业产值占据第一产业半壁江山,但地理生态环境差异,使得草畜优势资源配置错位,草畜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对此,在区党委九届三次全会上,再次把生态提升到发展与稳定同等高度,明确提出“实施饲草人工种植,保障饲草供给,推进牦牛育肥工程”。

近年来,拉萨市坚持立草为业、以草养畜的草牧业发展方向,以林周县为中心的草业发展基地和以当雄县为中心的牦牛育肥基地在草畜一体化进程中,为补齐区域不平衡发展短板,打造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探索出了新路子。

牦牛产业 优势不优

当雄县,拉萨市唯一纯牧业县,带“身份证”的牦牛肉是当雄畜牧业主打品牌。据了解,在拉萨市场上,当雄带“身份证”牦牛肉品质好,比普通牦牛肉每斤价格要高出5元左右。

然而,产品优势和产业短板并存。在拉萨乃至西藏,牧民传承着传统放牧散养方式,将牲畜作为固定财产,惜杀惜售。“有的牧民家庭条件非常简陋,却养着百十头牦牛,有资产没资金。”当雄县委常委、副县长文林说,“加之高寒区天然草场生态脆弱、产草量低,牦牛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整体出栏率常年维持在15%左右。同时,牛圈设施简陋,抵御风雪灾害能力差,牲畜死亡率高。整个当雄县牦牛存栏只有26万头,有市场没规模,牦牛产业发展受阻,优势产品形不成优势产业。”

规模养殖 遭遇瓶颈

标准化养殖和追饲育肥是提高牦牛出栏率、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区农牧厅制定《西藏自治区畜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2016—2020年)》《西藏自治区牦牛短期育肥基地示范点建设规划》,确定了当雄县等7个县为全区七个牦牛短期育肥示范点。

在当雄县宁中乡堆灵村8组曲嘎家庭牧场,记者看到,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家庭牧场,牛棚、饲槽、饲草库、防疫室、水井等一应俱全。据当雄县畜牧局草奖办负责人罗布顿珠介绍,通过家庭牧场短期育肥,实现了牦牛规模化饲养、提高出栏率,减少了天然草场放牧量、有利于草畜平衡,促进了牧民增收、资产变资金,转变了牧民群众惜杀惜售观念,作为牦牛育肥主要示范模式的家庭牧场,当雄县力争覆盖全县一半以上的村居,让牦牛产业逐渐由传统养殖向现代规模化养殖转变,先期打造500头以上规模净土牧场3个,150头以上规模的家庭牧场17个。

规模养殖、短期育肥促进了牦牛产业发展,但却面临着饲草短缺的发展难题。当雄县平均海拔4200米,饲草种植面积少之又少。“要实现短期育肥,每头牦牛每天要补饲6—8斤饲草,连续补饲3个月才能出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短期育肥饲草需求在500吨以上。”文林表示,按照当雄县牦牛产业规划,提升牦牛出栏率至20%,饲草缺口将达上万吨。

立草为业 补齐短板

饲草短缺制约着西藏畜牧业的发展。“就全区来说,草畜矛盾比较突出,据测算,全区饲草缺口在28万吨上下,在保护利用天然草场的同时,我们也在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区农牧厅草原处处长曹仲华说。

据悉,自治区已出台的《西藏草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明确了草业发展定位、区域布局及重点任务,确定了“到2020年,全区新增优质人工饲草基地100万亩”的目标。今年,区农牧厅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从饲草良种繁育体系、生产基地建设、加工销售等方面对草业发展给予扶持。

“林周县作为农业大县,发展饲草业是有优势的。”拉萨市林周县副县长陈实表示,近年来,该县加大低产田、新开垦耕地改造力度,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在保证19.02万亩基本农田外,剩余的耕地、新开垦耕地均以种草为主。

“到了饲草销售旺季,通过公司搭建的销售平台,我们优先对合作社、村集体、农牧民的饲草进行销售。”林周县净土公司项目部负责人黄义奎介绍,今年全县种植饲草9.01万亩,比去年增加45%,全年饲草总产量达4.34万吨,实现销售额近400万元。

据了解,林周县已经形成区域性饲草供应基地,成为当雄县饲草主要供应方。陈实说:“守住中间、前后发展,在稳定饲草面积的同时,加强优势草种繁育,延伸草产品加工链,拓展销售平台,加强草牧链接,是草牧业发展的方向。”投资1.9亿元,占地630亩的格桑塘现代牧业示范园区项目已完成规划,明年上半年将开工建设,届时将形成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饲草加工基地,辐射带动藏东北和藏东南草牧业一体化发展。

种养互补 协调发展

以林周、当雄县为代表的“区域联动、南草北牧”草牧业发展模式,使草畜供求得到平衡。据了解,林周县与当雄县建立饲草供销联营关系,签订了饲草保障框架协议,市县还出台了扶持政策:拉萨市出台净土健康产业奶业发展扶持补贴,对规模饲草种植给予补贴,鼓励饲草种植;当雄县出台政策对牧民购置饲草给予补助,草牧业呈现出种养共赢、协调发展的局面。

当雄牦牛短期育肥基地有了饲草供给,提高了牦牛出栏率,育肥牦牛平均增重70多斤,平均每头增收1200多元。曲嘎家庭牧场的格央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买了12.5吨饲草,牦牛冬天也能吃饱,本来明年才能出栏的牦牛,今年就能出栏了,每头能增收近1500元。”

林周县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打造林周草业品牌,又解决了饲草贮存、销售难题。黄义奎说:“除了供应当雄牦牛育肥基地,我们还与林芝市、那曲地区、墨竹工卡县等签订了饲草购销协议。”据统计,林周县饲草种植土地流转金额1083万元,农牧民参与牧草种植管理收入170余万元,饲草销售近40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27人。林周县强嘎乡曲嘎强村村委会主任索朗平措说:“前几天我们村卖了300吨饲草,不仅增加了农牧民现金收入,村集体资产也从2013年的1万多元,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万元。”草牧业在补足区域短板、有效破解区域草畜不平衡发展矛盾、解决不平衡发展问题上已初见成效。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拉萨当雄县深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走进宁中乡堆灵村曲嘎的家庭牧场,一边是壮丽的草原,一边是忙碌的牧民。曲嘎与家人正在自家的牲畜棚圈里进进出出,一会儿给棚圈里即将出栏的牦牛添加饲草,一会儿又拿起扫把打扫圈舍,忙得不亦乐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