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喜马拉雅山间兴渔业 高原边境小县摘“穷”帽

赵朗 发布时间:2018-01-10 08:33: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环山苍翠,水中鱼静静游弋着,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穿过鱼池又奔流而下。河谷边上的鱼池里,饲养着上万条正待产卵的鲑鱼。这片依山傍水的地方是亚东县的春丕亚东鲑鱼繁育基地(以下简称春丕基地),也是亚东县规划发展“立体化”鲑鱼产业的核心地。

这个核心地所在的亚东县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部,海拔3300多米的边境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其北部以农牧业为主,南部森林资源丰富。2017年10月,亚东县正式退出贫困县

中共亚东县委书记舒成坤日前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亚东脱贫得益于扶贫产业的发展。

鲑鱼是亚东独有的资源,因资源稀少,鲑鱼在市场上的价格一直很走俏,渐渐形成了“不吃鲑鱼不算到亚东”的俗语,也慢慢成为了亚东旅游的响亮“名片”。

“所以对于地理特殊的亚东,因地制宜靠产业扶贫很重要。”

上海对口支援日喀则市,凭借这一优势,2015年,亚东县与上海海洋大学成立了春丕亚东鲑鱼繁育基地。

舒成坤介绍,亚东鲑鱼的生存、繁衍环境极为特殊,对水温要求高,尤其是孵化期水温必须控制在2摄氏度至8摄氏度,且要求在无污染、不含泥沙的清澈活水中养殖,这为人工驯养和繁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据了解,自然条件下,鲑鱼产卵量很低,而通过人工挤卵,每条鱼种能产卵约1万粒,利用科技手段孵化成活率约60%。目前,在上海海洋大学的帮助下,部分当地人初步掌握了人工繁育技术。

全程参与这项研究的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殷建国认为,一旦鲑鱼繁育技术成熟,将给亚东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前景。

据了解,春丕基地驯养繁殖的鲑鱼约有1万条,年平均可孵化鱼苗约2000万尾,预计到2019年,可销售商品鱼约168万斤,经济受益可超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

除了春丕基地,亚东县还有3个鲑鱼养殖合作社。措姆是下亚东乡切玛村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一员,她说:“政府帮我们把合作社建起来,贫困户优先就业,而鱼饲料是政府供应,销路由政府解决,等第一批鱼苗长成,卖出的收入也归我们合作社,没有后顾之忧,受益的都是我们百姓。”

舒成坤表示,“立体化”的鲑鱼产业不仅限于基地与合作社,配套的产业园区、销售公司已经成立,不久的将来,这片边境山谷里的河间美味将穿过重重山河推到内地,也有望销往国外。

亚东鲑鱼产业运行近两年,它带动了亚东县三个乡400余人脱贫,近2000人增收。在《亚东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7——2025)》中,亚东县整合了各行业项目资金7.6亿元,打造了包括鲑鱼产业在内的10个扶贫产业基地,有望惠及更多的当地民众。

在西藏,产业扶贫只是扶贫措施之一,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社会保障等扶贫措施均在保证每一个贫困户不掉队。

西藏是中国唯一的省区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整体性深度贫困地区。此前,中央下发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提出集中构建起适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的支撑保障体系,这对于西藏69个县和40多万贫困人口来说,意味着脱贫不再遥远。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