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民吃上“文化饭”
《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诗剧(资料图) 图片来自中新社
隆冬时节,拉萨河南岸的次角林村寒意阵阵。村民次顿珠给自家的六十头牦牛加了点自己种的玉米。
“以前只喂草料,而且觉得打理牛群特别累。”次顿珠说:“现在这些牦牛可是我家赚钱最多的,得让它们吃好点,长肥点。”
2013年起,次顿珠每晚把牦牛赶到离家不远的宝瓶山,参演实景剧《文成公主》。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演出季,牦牛六个月的演出为次顿珠带回13万元。
次角林村与布达拉宫隔河相望,相传千年前文成公主进藏时曾途经此地。2013年8月,讲述这段故事的歌舞剧在次角林村宝瓶山上首演。那一年,刚毕业的白珍来到次角林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当时村里只有土路,到处灰扑扑的”,村中近1/3的家庭是贫困户。那一年,作为中国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进驻的第一个项目,《文成公主》开演,标志着园区投入运营。
2017年,世界海拔最高的环城公路拉萨三环路几乎通到次角林村口。已经成长为村委会副主任的白珍见证了村中最后19户58人脱贫。这一年,《文成公主》及配套旅游服务累计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票房等相关收入突破1.6亿元。这一年,中国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正变成继布达拉宫、大昭寺和八廓街的古城区之后,拉萨又一核心景区。
村民很快在《文成公主》的台前幕后,以及建设中的园区里找到了工作。村民普布扎西夫妇都是《文成公主》的群众演员,演出季每月收入3000至4000元,冬天的休演季也能拿到每月600元的生活补贴。现在普布扎西已经换了新车盖了新房,正准备和妻子开个服装店。“《文成公主》开演以来,村民大都在剧中当过群演,或是做过剧场的保洁、保安。”白珍说:“这种在家门口的工作,一来方便照顾老小,二来白天还能找点兼职。”
近年来,西藏的文化产业项目越来越丰富多样,受益者也远不止次角林村民。在西藏第二大城市、“珠峰之乡”日喀则,依托“珠峰文化”的中国西藏珠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将于2018年投入试运营。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数据显示,仅2016年,西藏41家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及园区就解决5236人就业,带动其中的2041人脱贫,人均月工资7400元。
对于次角林村民而言,在《文成公主》中表演还延续了他们世代传递的文艺热情。次角林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戏闻名。白珍从小就听说过次角林村的藏戏团,“村民有热爱舞台演出的传统,现在唱着歌跳着舞就把钱挣了”。普布扎西在舞台上不仅看到了自己熟悉的藏戏面具,还学会了“打阿嘎”等四种传统藏舞,得到在民间艺术团兼职演出的机会。
据《文成公主》的运营方域上和美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介绍,该剧的八百多名演职人员中,95%以上是西藏各地的农牧民。剧中有大量藏族“非遗”文化元素,基本都发源于农牧区,农牧民是最直接的传承人。公司总裁何平说:“农牧民作为表演主力,是对‘非遗’文化最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能让他们享受到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 厉害了!氢铷原子钟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 导航更精准
- 记王泽山:他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火炸药大王"
- 宇宙空间的异物、减压病、宇航服故障…… 太空行走避开这些危险
- IEEFA:中国是世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领军者
- 2017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4.2%
- 复旦大学研制出世界上首个全硅激光器
- 科学巨匠归来显榜样力量 强磁场召唤人才海归
- 朱诺号探测器拍摄到木星云带绚丽震撼
- 氢铷原子钟,导航更精准(厉害了,中国科技)
- 胶带"偷梁换柱":指纹支付还安全吗?
- 粉垄让农业绿色高效(关注)
- 中科院植物所等揭示北美巨杉极端干旱响应机制
- 大数据需要"深加工"(科技杂谈)
- 加拿大约克大学研究证实:游戏与暴力行为无关
- 无人机"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