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放大团结大保护的西藏 正在前所未有地拥抱世界
“关于西藏,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我想讲的是,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西藏是一片正在崛起的热土,是一片活力迸发的热土,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在第四届藏博会期间,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齐扎拉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西藏和平解放60年过去了,一个更加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正在崛起;改革开放40年过去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西藏新一轮更深层次、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正在开启。大开放、大团结、大保护的西藏,正在前所未有地拥抱世界。
“西藏机遇”前所未有
《瞭望》:近年来,在全国各省区市中,西藏大开放、大团结、大保护的势头令人印象深刻。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齐扎拉: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发展、稳定、生态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首先是大开放。历史上,西藏就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等大通道的重要节点。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从封闭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发展成为充满活力、兼容开放的社会主义新西藏,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极大发展了西藏,深刻改变了西藏。目前,西藏作为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内联外接”的战略枢纽,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正在成为祖国与南亚交往的重要门户,祖国的民间贸易正在经西藏绵延至南亚、中亚、西亚等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不断加大口岸建设,大力发展边民互市贸易,以“环喜马拉雅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南亚标准化论坛”等成功举办为契机,以开放自信的姿态,敞开胸襟、拥抱世界、融入世界。
其次是大团结。西藏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一个多民族边疆地区,西藏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藏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奋斗创造了西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2015年9月,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表达了对西藏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祝愿。一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和谐,各民族之间情同手足,民族团结之树早已深深根植于西藏各族人民心中,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我们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创业政策,出台了就业、创业、见习、培训等11个方面的政策,建成了6大类创新创业平台,2017年落实了5.91亿元就业创业扶持资金,鼓励引导区内群众到内地就业创业,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来藏创业兴业,以就业创业为载体,夯实团结基础。去年以来我们累计从内地引进200多户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80多家种养企业,吸引1000多名有一技之长的内地群众与西藏3000多名群众结成对子,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目前,西藏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趋于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进入了持续和谐稳定的新阶段。全区上下各级党政军警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求团结、盼富裕、谋发展、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合力画出了同心同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心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筑牢,中华文化作为西藏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西藏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思想已深深扎根在各族群众心中。
还有就是大保护。西藏是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影响的不只是我们自身,还有全国甚至全球。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态保护作为“三件大事”之一,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全面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深入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前,西藏的水、土壤、大气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是全球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西藏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建设,全面建立河湖长制,让雪域高原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物种丰、人居美,把西藏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高地。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发展的“空间革命”,推动人口适度集中,积极稳妥将4800米以上高寒地区、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的群众,逐步搬到海拔相对较低、发展条件较好、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地区。减少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的影响,把这些地方还给原生态、还给野生动物,让这些地方逐步成为真正的“无人区”、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瞭望》:今年以来,在多个重大场合,您一直强调“当前的西藏天地广阔、机遇难得”,如何具体理解这句话?
齐扎拉:为什么这么讲?就在于目前西藏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首先是政治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论述,作出了“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发来贺信,对那曲依靠科技种树作出重要批示,亲自给隆子县玉麦乡群众回信,从十个方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党的治藏方略,把西藏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赋予了西藏“两屏四地一通道一前沿”的重要战略地位。
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西藏谋划未来,制定了一系列惠及全区各族人民的优惠政策,确定了“十二五”3305亿元和“十三五”6576亿元中央支持西藏的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这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人民的特殊关怀,为我们做好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第二是政策机遇。中央先后六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出台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建立了中央关心、全国支援的工作格局,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这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也只有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办得到。特别是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西藏制定了一系列涵盖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就业扶持、民生改善、对口援藏等领域的特殊优惠政策。
今年7月到8月短短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李克强总理、汪洋主席两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先后亲赴西藏视察指导工作,给西藏人民带来“大礼包”。这次藏博会,更是得到了中央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成功签约合同类项目108个,总投资540.82亿元。
第三是发展机遇。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根本方法,重点围绕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聚力发展“七大产业”,推动发展新态势加速形成、发展新成果加速惠民、绿色发展新格局加速成型。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近6年,是西藏发展最快、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5年居全国前三,平均增长1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5年减少贫困人口53万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年增长16%以上,位居全国前列。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年达到99%以上,7地(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达95%以上,群众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超过97%,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达97.3%。今年上半年,全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瞭望》:下一步,西藏主要还有哪些特殊困难和挑战?
齐扎拉:我想从历史、自然和现状三个方面分别谈一下。
首先,从历史来看:西藏是从封建农奴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的起点非常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好。
其次,从自然条件来看:西藏是全国唯一的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特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平均相对含氧量不到内地平原地区的70%,建设成本高,保护环境的成本更高。西藏是全国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省(区),干旱、雪灾、洪涝、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据《中国民政年鉴》统计,近现代以来,西藏发生过除火山和海洋灾害以外的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仅1978年至2011年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02.74亿元。
最后,就是形成了西藏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与内地发展差距很大的现状:西藏是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整体处于深度贫困状态,74个县(区)都是贫困县,44个县是深度贫困县。西藏是全国基础设施最滞后的地区,进出藏通道保障能力低,运输成本高,二级以上公路仅占全国总里程的1.9%;4个地市没有通火车;人均用电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西藏是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最薄弱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质量、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大,教科文卫等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问题和差距的另一面,往往就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有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体制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破解这些困难和挑战,扬长补短,把问题转化为希望,把差距转化为潜力。总之,我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西藏发展起点低、发展挑战多、发展动力强、发展步伐快、发展潜力大。
“富民兴藏”前所未有
《瞭望》:西藏靠什么“富民兴藏”,闯出一条发展大道?
齐扎拉:宏观层面我们要靠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放管服”行政体制改革;微观层面要靠吸引和壮大优秀企业振兴西藏。
企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特别是大企业、龙头企业是推动发展的主力军、主载体和主引擎。西藏今后发展靠什么?必须靠企业。为此,我们提出了央企、区内国企、区外民营企业、区内非公经济“四轮驱动”的发展思路,坚持本土培养和区外引进并重,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不断增强西藏发展内生动力。
西藏今后的转型发展,还是要靠企业家来推动。自治区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和推进企业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要求各级政府始终牢记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服务企业为己任,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瞭望》:具体在做好服务企业发展方面,下一步重点部署是什么?
齐扎拉:一是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我们将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营商环境,集中力量打造好这一“生命线”工程,营造优惠政策实、政府服务优、投资环境好的共赢干事氛围,营造“护商、助商”的良好社会环境,营造企业家们熟悉的、喜欢的、认同的生活环境,让到西藏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朋友们安得下心,扎得下根,发得了财。
二是全力推动“双创”工作。我们已经有配套完备的一套政策体系。下一步,我们将对配套政策再细化,对一些政策再完善,尽快出台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的考核办法和资助标准,建好15家试点“双创”示范基地,7市(地)在2019年12月底前都要建立1家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4个县(区)都要建设“双创中心”。
三是精准提供“亲商”服务。我们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逐步探索实行投资审批“一口受理”“容缺受理”“绿色通道”“代办服务”等制度,设立“全天不打烊”的24小时办事大厅或窗口。对重点签约企业,由7市(地)市长(专员)提供“保姆式服务”,即:设立一个服务专班,签约后由服务专班组长立即召集一次落地对接会;服务专班梳理出一张落地流程清单(明确项目落地各项任务、责任人、时限);服务专班必须第一时间响应企业求助电话;市(地)人民政府(行署)每季度、县政府每月召集一次有合同签约企业参加的项目落地调度会。
四是主动提供最优政策服务。上半年我们已经出台了《西藏自治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涉及税收、金融、土地、就业创业政策等方面。这个文件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与周边省份相比,可以说综合政策达到了最优。比如,最低9%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比全国贷款基准利率低2个百分点的贷款利率等等。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兑现落实工作。
《瞭望》:对于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营商环境,自治区政府将有怎样的举措?
齐扎拉: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发展,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活跃的市场、健康的机制、井然的秩序作保障,不仅很难达到要素聚集的目的,还很容易造成已有的要素和优势流失。
我们将把“合作发展、互利共赢”作为主导理念,坚持企业发财、地方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产业发展统一规划、招商政策统一制定、信息资源统一整合、落地项目统一布局,在全区形成合作共赢、优势互补“一盘棋”格局。
我们将拿出最好的政策、最好的服务、最大的诚意,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文明的人文环境、务实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我们将带着对西藏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责任、带着为330万西藏人民谋幸福的感情招商引资,以感情链延伸产业链,像保护心脏一样保护我们的企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企业家。凡是签约落地项目,在不违背政策、法律的前提下都一路开绿灯。凡是吃拿卡要,人为设置障碍的,依法依规坚决处理,绝不姑息迁就。(转载自《瞭望》新闻周刊2018年第40-41期)
-
西藏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一个真实的、美丽的、幸福的西藏呈现在世界面前。西藏也正以开放、自信、包容的姿态拥抱着世界。[详细] -
第四届藏博会开幕:与世界共享西藏自然人文之美
第四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于9月7日在拉萨开幕。[详细] -
西藏打造世界第三极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