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到需要的地方去——援藏工学博士潘志远的“西藏情怀”

王军 发布时间:2018-11-24 10:24:00来源: 新华网

“人生是场修行,年轻人就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练,如此青春才能更加灿烂无悔。”当记者问到为何要选择援藏时,工学博士潘志远这样回答。

圣洁的雪山,神秘的布达拉宫,雄伟壮观的自然风光……潘志远一直以来对西藏魂牵梦绕。当得知单位要选派干部援藏时,他迫不及待地报了名。报名援藏的消息一传开,潘志远的同学、朋友和亲戚几乎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想法,但懂他的妻子却给了他最大的鼓舞:“你安心去,家里有我,一切放心。”

在顺利通过报名、筛选、政审、体检等一系列考核后,潘志远开始了对国家电网拉萨供电公司运检部为期一年的援藏帮扶工作。一年中,这个有“西藏情怀”的山东青年,不仅为当地电力带来了切实有效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属于他的信念与执着。

刚抵达拉萨,雪域高原就给了潘志远“警告”——头疼、胸闷、心慌、口腔溃疡等诸多身体不适的反应开始出现。不服输的潘志远并未被吓到,很快便进入了工作状态。他通过深入调研拉萨供电公司配电以及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找寻援藏帮扶工作突破口与着力点,并在此过程明确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科研创新以及技术技能培训三个方面的重点帮扶工作。

与其他援藏干部不同的是,工学博士学历的他是当地最紧缺的人才。工作不久后,他发现,当地电力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攻克了高海拔施工及运维工作等多项技术难题,但由于科研创新工作制度不完善,项目申请及实施工作流程不熟悉,导致西藏电力行业整体科研技术成果、论文、专利不多,员工技术技能水平及科研水平相对较低。

为此,潘志远发挥个人优势及科研学术能力,对科研管理及规划工作提出建议,并带领一些技术骨干参与科技项目,培养他们对项目申报、实施、验收以及成果总结归纳的能力,半年时间累计组织编写、录制成果总结及报奖材料12份。此外,他还主导了国家电网拉萨供电公司第一个科技项目的申报及开展、第一个专利的申报获取、第一个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奖项等,提升了本地专家及青年员工参与创新的热情和科研水平。

帮扶期间,针对西藏公司、拉萨公司的员工培训现状,潘志远提出了外送培训与内部培训相结合,分年度、分专业建立公司自己的培训体系;对当地员工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加强员工安全规程、配电自动化、实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并通过阶段性笔试与实操考试,把握学习进度,提高员工知识与业务技能水平。

繁忙的工作使潘志远连跟家人通话的时间都很少,偶尔空闲时,他总是喜欢翻看手机里两个儿子的照片。潘志远感慨地说:“一年不短不长,也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团聚的日子,心里非常愧疚,感谢家人的默默支持。”

一年的高原工作经历,潘志远的脸黑了,人瘦了,白发也冒了出来,家人和朋友都笑称他快成了半个藏族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潘志远说。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