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雪山依旧换了人间

王子侯 发布时间:2019-04-04 15:30:00来源: 人民网

  “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日喀则从一穷二白、百业凋敝到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日喀则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展现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日喀则市市委书记张延清如是说道。

  六十载春华秋实,一甲子沧桑巨变。2018年日喀则地区生产总值243.20亿元,是1959年的593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989元、10216元,群众实现了从一无所有到生活富足。

  今天的日喀则,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百姓生活幸福美好,一个和谐文明幸福美丽的日喀则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从贵族庄园到教育基地 历史中见证沧桑巨变

  旧西藏社会,贵族庄园是上层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广大农奴的象征。位于日喀则市江孜县城的帕拉庄园,是旧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它犹如一块历史活化石,在时间的长河中向世人诉说着旧西藏的黑暗历史和农奴们的苦难岁月,见证了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沧桑巨变。

  整个庄园建筑高大雄伟,富丽堂皇。共有房屋82间,设有经堂、会客厅、卧室和棋牌室等。房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卧室之中,金银玉器琳琅满目。还有名贵食品、餐具、进口酒、珍贵裘皮服饰等,庄园陈设穷极奢华。

  与庄园贵族的豪宅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庄园对面的朗生院,这里的房间一间间拥挤、低矮、阴暗、形同牢笼,在房间内,每户除了极其简单的生活用具外,一无所有。

  “朗生”,藏语意为“家里养的”,是奴隶的一种。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丝毫人身权利,被农奴主视为“会说话的工具”。朗生的子女亦为朗生,一辈子受到庄园主的残酷剥削和人身摧残。

  “我的父亲尼玛次仁曾经就是朗生,他十八岁时开始在帕拉庄园里干活,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苦难日子。那时候他主要负责背水和料理奶牛,年薪仅仅是16克粮食(1甲克相当于24斤)有时甚至一天只有一勺糌粑。”班久伦布村的琼达老人回忆道。

  “当时,农奴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些低矮、阴暗的房间里。有些人家一户最多的达7口人,因人多房屋小,除了寒冷的季节外,大多数时间晚上只能睡在露天大院里。据说,农奴年老失去劳动能力后,还会被庄主一脚踢开,过着极其悲惨的晚年生活”琼达说。

  如今,琼达一家搭上当地政府安居工程项目的快车,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他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家里的27亩地都依靠拖拉机和4个劳动力来耕种,一年的人均纯收入能达到10543元。自己的三个小孩也全部上了大学,毕业后在西藏各地为当地的发展贡献力量。”

  每当琼达路过父母曾居住过的奴隶院时,无不感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我们一家也逃脱不了成为奴隶的命运,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从靠天吃饭到规模种植 瓜果飘香不再是奢望

  在过去,日喀则的农牧民们仅仅种植萝卜、白菜、土豆等农作物。从种类单一的“老三样”到琳琅满目的农产品,从靠天吃饭、靠天养畜到科技兴农、规模种植,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位于日喀则市东南的白朗县,享有“西藏粮仓”“高原果蔬之乡”的美誉。“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料峭春寒中,草莓、西瓜、黄瓜等水果在一栋栋温室大棚内茁壮成长。随手摘下一颗草莓,放到嘴里,霎时味蕾间便全是草莓的酸甜味。

  在海拔4000多米高原的上能吃到新鲜的水果,在过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工作人员从田里随手摘下一根黄瓜递给记者,热情地说道“来尝尝我们白朗的黄瓜,纯天然无公害,都不用洗,把刺去掉直接就能吃了!”

  从1998年开始,当地政府和援藏干部开始就围绕探索调整单一的种植结构,引进了大棚蔬菜种植项目。充分发挥了山东援藏干部人才、农业技术、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经过20年的坎坷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全区最大的高原蔬菜生产基地。

  “青藏高原日照充足、昼夜温差比较大、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相对比较长,在这些自然条件下,我们产出果品的品质,是内地生产条件所不可具备的。”白朗县委常委、副县长鞠正江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从山东成功引进、试种、推广了145个果蔬品种。

  在援藏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藏族群众掌握了种植技术。玛乡土故村的村民宗吉便是其中一员,“像我们种植西瓜,每根苗上只留一个西瓜,不能太多,留太多了西瓜长得不好又小,等学好了育苗和种植技术以后,我就回到老家去搭大棚,种一些瓜果蔬菜。”宗吉说。

  “我们通过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发挥它们的带动作用,形成‘龙头企业+蔬菜生产基地+农牧民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农户参与到蔬菜产业的发展当中来”白朗县县委书记陈昊表示,预计到2020年白朗县蔬菜种植规模将达到1万亩以上,至少带动我县三分之一的家庭从事与蔬菜有关工作,还将带动至少2000余户贫困人口异地分红和搬迁入园实现脱贫,确保广大农牧民群众能稳定就业,稳定增收。

  从戈壁荒滩到生态绿洲 要生态美也要产业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藏,最大优势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日喀则市东北部的南木林县以生态项目助力群众脱贫,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既能加强生态建设又能发展产业致富的新路

  “飞沙走石弹琴弦”南木林人是这样描述原来环境的,风一吹,别说土了,沙子都被吹走了。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严重影响和制约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自2014年起,南木林县委、县政府坚持大力发展生态造林,实施兴林富民,着力打造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农牧民群众通过参与项目建设和机械作业共计增收3500余万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截至2018年底,示范区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植树造林3万余亩,建设绿色走廊林网50公里,栽植新疆杨、榆树、沙棘等各留苗木192万余株,保存率达92%。林成片、田成方、路成网,渠成系的生态建设大格局已初步形成。

  “在原有的15万亩生态林规划上,我们还将建设10万亩的经济林。”南木林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李晓华介绍,我们策划了湘河谷经济林项目,是一项集经济林种植、林产品加工销售、休闲旅游观光、苗圃产业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扶贫工程。

  “经济林所种植的元宝枫和海棠,都较适合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元宝枫可加工出元宝枫油、茶等高附加值产品,海棠可制作果脯、果酱,还可用于采摘、观赏。”李晓华表示,南木林县城地域面积广、荒山荒地较多、发展经济林产业空间广阔,该项目全面实施,在不占用原有农牧用地的情况下,可以增加10万亩高效优质林业,扩大2万人就业,让农牧民群众既吃上生态饭又吃上产业饭。

  “三年过后尽开颜”如今,雅江两岸的风沙小了、山川绿了、环境美了、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生态绿洲,一幅百姓富、产业强、生态美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