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扎西泽仁眼中的教育巨变
“老师好!”清晨,刚踏进西藏昌都第一高级中学的校门,扎西泽仁就听到熟悉的问候声。虽已退休两年多,但他依然改变不了一早就去学校的习惯,“30年了,改不了了。”
看着宽阔的塑胶操场、优美的校园环境、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施,扎西泽仁思绪万千。打从1951年“昌都冬学”成立起,几十年来,藏东现代教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
1972年3月,对于懵懂的扎西泽仁来说,这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刻,成为昌都县俄洛桥公办小学(现卡若区俄洛镇中心小学)的第一批学生。“这一年,开启了我14年的学生生涯。自此,我再没有离开过教育。”
“土坯房,简易木板做的长桌、长凳固定在地上。别说电,连煤油灯都用不起,只能用清油照明。”扎西泽仁回忆刚上学时的艰苦场景说,“现在不同了,不管城市还是乡村,学校的建设都是最漂亮的,干净明亮的教室,一人一套的桌椅……”
学习用品极为缺乏,童年的扎西泽仁是在膝盖上学会了写30个藏文字母。“当时学校周边单位多,我们就去找水泥袋子(牛皮纸做的),收拾干净后,用来写字;把锅下面的灰刮下,加水兑好,就成为墨水;用棉絮缠绕在竹筷上就做成了笔。”
“当时学校有3名教师,学生很少,一个班20来个人。远一点的学生住校,自己带糌粑,学校给每个人划分一块地,可以种小白菜、土豆,用水得到河里去挑。”
1976年,俄洛桥公办小学来了第一批4名援藏教师,扎西泽仁从汉语拼音、语法、造句开始了正规的学习。1978年,小学毕业;1981年初中毕业,考入西藏大学藏文系,读了1年预科,4年本科。1986年毕业后,分配到昌都师范学校(现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
第一堂课,扎西泽仁在斑驳的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了“知识改变命运”。在简陋昏暗的教室里,他传道授业解惑,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
1985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包”政策,对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包吃、包住、包学费,30多年来先后20多次提高补助标准。
“1996年,我能感觉到市地、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逐步改善。”扎西泽仁回忆道,“从土台子到现在焕然一新的校容校貌,这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得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黑板到“电子白板”,从1951年的3个教学班、10余位教师、60多名学生,到现在全市613所学校、8621名教师、13.23万余名在校学生,藏东教育发展的脚步坚实有力。
从教30年,最令扎西泽仁欣喜的改变不仅在于硬件,“由于家庭困难、观念落后,以前有的牧民想着孩子大了就让他们回家放牧。近些年随着牧民生活改善,家长们对孩子嘱咐最多的就是‘好好读书’。”
“从没想过读书到上学成为众人皆知的常识;从上学成为‘奢侈’到适龄孩子学习得到满足;从不愿送孩子上学到主动送孩子上学,这是藏东现代教育乃至全区教育最大的几个转变。”扎西泽仁对于教育的发展深有体会。
据昌都市教育局数据统计,目前全市学前三年、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达到65.48%、98.53%、94.2%、55.13%。同时,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以前教师身兼多职、复式教学的现象也一去不复返,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随着时代的变迁,转变不只是学校的环境和家长观念,昌都市愈加重师资、强队伍,全市教学能力大幅提升。“现在,学校新招录的老师大都是本科生。”扎西泽仁说,“国培、区培、市培、县培、援藏培、校培,教师成长空间大幅提高。”
如今,昌都已建立起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体系。
作为一名教师,扎西泽仁时常以自己的经历教育学生,也教育自家的孩子。在他的带动下,三个孩子两个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最小的孩子马上就要参加高考;家里其他侄子侄女都读了书,有了不错的工作。他常说,“我经常教育子女,要听党的话,好好工作,好好学习,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匆匆几十年,我始终抱着感恩教育的赤子情怀,把我的教育诗篇写在澜沧江畔。”扎西泽仁说,“如今,昌都的教育不再是穷乡僻壤,每年学校都会来许多年轻老师,凭着火一样的热情,凭着对教育的遐想,一步一步实现教育的豪言壮语,推动藏东教育的脚步永不停歇。”
-
争当“老西藏精神”新传人
4月上旬,第77集团军某旅下发年度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在该旅筹划的10余项配合活动中,有半数以上的内容是组织官兵“走出营区看驻地”。[详细] -
西藏:让大学生返乡创业更顺畅
西藏拉萨市高新区近年来积极吸引企业投资创业,有力拓宽了本地大学生的返乡就业和创业渠道。[详细] -
西藏开启“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跨越
今年是西藏拉萨市达孜区“五乡一镇”农牧区孩子“迁居”新学校达孜区中心小学的第三年。当记者走进他们的教室时,老师们正利用触摸式教学一体机播放教学视频。[详细]